“高價彩禮其實并不是中國傳統婚禮的內容,‘禮’講究的是儉樸,中國傳統婚禮的要義是‘合二姓以嘉姻,敦百年之靜好’。高價彩禮是一種陋俗,也是對人的不尊重,這是和傳統婚禮的內涵相違背的。”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彭林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近日發布的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扎實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新京報記者采訪黑龍江、山東、浙江等地居民時發現,民間彩禮城鄉差異較大,個別地區有“萬紫千紅一片綠”“三斤三兩”的說法。專家認為,要解決高價彩禮問題,需要普及現代婚姻教育理念,提倡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歸,并提升鄉村經濟和文化建設水平,縮小城鄉差距。
山東南部某地彩禮。受訪者供圖
彩禮現象城鄉差異明顯
在山東南部等地區流傳“萬紫千紅一片綠”“三斤三兩”的說法?!叭f紫千紅一片綠”是指1萬張5元鈔票,加1000張百元鈔票,再加一張50元的鈔票,“三斤三兩”是指三斤三兩的100元大鈔。
1996年出生的小劉是山東南部某縣人,他在2021年訂婚,給女方帶了18.8萬元現金,另外附送了三件黃金首飾和一件鉆石戒指,共計花費24萬元。而他在當地一家企業上班,一個月的工資是3000元。“這還不算買房,我們這兒的房子一平方米是五六千元,一般一套房在五六十萬元。”他說。
與小劉同城的蔣先生在2022年冬天訂婚,他告訴記者,該地彩禮普遍在20萬元左右,如果誰家的彩禮比較少,會顯得寒磣。當然,對大部分家庭來說,彩禮并不是留給女方家里,而是用于幫扶新婚夫婦的新家庭建設。
位于山東中部的泰安肥城,在2022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名單。有當地居民告訴記者,肥城民間彩禮不算高,一般是3.18萬元,寓意“三家一起發”,也有人家的彩禮只需1.01萬元,寓意“萬里挑一”。
遼寧沈陽、大連多位當地常住居民說,當地彩禮觀念不重,兩個家庭可以商量著來,“其實象征性給個萬兒八千的,都能過得去,沒誰強調一定要給多少錢?!钡谶|寧西部某縣,有當地人稱,彩禮是普遍存在的,一般在十萬元到三十萬元之間。
新京報記者采訪西北、華東、華南等地居民時發現,彩禮觀念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存在感較低,而在鄉村地區存在感較重。浙江寧波王女士告訴記者,寧波市區彩禮觀念不重,很多家庭認為沒有彩禮也無所謂,但在一些鄉鎮,彩禮是存在的,“根據家庭情況,有的十幾萬,有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都有可能”。
在甘肅東部某縣,有常住居民告訴記者,縣城的彩禮一般是十萬元以內,但在鄉鎮可能就要二十萬元以上。在貴州北部一縣城,當地一位老師告訴記者,縣城彩禮一般是六萬六千元、八萬八千元,但在鄉村地區,十萬元以上很常見。
據媒體報道,江西某地不含車房彩禮超過38萬元;河南某地全款買車買房之后還要二三十萬元彩禮;福建某地彩禮最多甚至高達200萬元。但記者連線江西南昌、河南鄭州、福建福州的多位常住居民獲悉,這些大城市彩禮并沒有一定之規,是由每個家庭來決定的。
為何鄉村地區有高價彩禮?
民間有種說法,經濟越落后的地方彩禮越貴,那么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在山東南部某縣,彩禮普遍在二十萬元左右,多位家里子女到了嫁娶年齡的居民告訴記者,以前彩禮比較少,在十多年前,彩禮幾千塊錢。但這些年來,經濟高速增長,人們的收入比以前高了,彩禮也跟著漲了許多倍。
一位在當地做了二十年的村干部告訴記者,現在性別比例失衡,青年男性數量遠高于女性,這是彩禮高的另一個原因;再加上城里房價和生活成本比以前高很多,女方家庭需要有彩禮,證明男方家庭有一定的實力。但他同時表示,有時候,條件好的男方家庭反而被要求的彩禮少,而男方家庭條件越差,彩禮越高,因為女方家庭需要物質的安全感。
多位嫁過女兒的父母表示,其實彩禮也不是留著給自己花,彩禮錢收上來后,女方家庭會以嫁妝的方式送給新婚夫婦做禮物,“收彩禮是為了防止被落下話柄,因為不收彩禮的女方家庭,容易被鄰里說閑話。”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在文章中指出,之所以最近十幾年娶媳婦的成本越來越高,與中國快速城市化進程有關。城市化就是農民進城,進城買房和天價彩禮婚姻是一種特殊的農民進城的代際支持機制。農村年輕人借父母完成人生任務的壓力來獲得父母對自己進城的經濟支持,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民城市化是靠傳統代際關系來推動的。年輕人進城了,他們脫離產生人生任務的村莊環境,也不愿意再被傳統人生任務所奴役。推動農民進城的代際支持機制制造出了代際斷裂,并將產生出新的代際關系。在新的代際關系下面,父母將人生任務的重點放在子女教育上,子女教育的關鍵是子女開始具有自主性。受過比較好教育的未來一代的婚姻,也就由他們自己做主了。
記者發現,多地已出臺政策對彩禮錢進行“限高”。甘肅定西日前公布了治理高價彩禮行動方案的實施情況。2022年5月,當地出臺的相關行動方案明確,婚嫁禮金不超過5萬元,城區和農村舉辦婚事酒席均不超過20桌等。今年2月,寧夏涇源縣制定出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試行)》,其中明確彩禮最高金額不超過6萬元,酒席不超過10桌。
如何破解高價彩禮難題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彭林告訴記者,很多人認為高價彩禮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但實際上,中國傳統婚禮并沒有“高價彩禮”一說,傳統婚禮雖然注重儀式感,但是提倡儉樸,“男子提親的時候,要送給女方家庭一只親手打的雁,女方回贈二尺親手織的布。這就是婚姻禮物了?!?/p>
他認為,中國“禮”的核心是相互尊敬,婚禮既然帶了個禮字,并不是要人們鋪張浪費、大顯奢侈,而是讓人們對結婚有敬重之心。中國傳統婚禮講究的是男女之間比較莊重的儀式感,結婚時男女雙方要對長輩行禮,是感恩長輩們的辛勤養育;要指著天地承諾,是為了提醒人們要認真對待婚姻,“婚禮其實是一件嚴肅的事情,而現在的高價彩禮,很明顯把這一層給沖淡了?!?/p>
“所以,我認為,現代人應該好好學習下中國傳統婚禮的一些內涵。高價彩禮現象的出現,說明很多現代人,尤其是鄉村地區的一些人,已經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間出現了‘鴻溝’。要治理高價彩禮問題,需要中國傳統婚禮的道德精神的回歸。”彭林說。
他告訴記者,除此之外,城鄉之間的經濟和文化“鴻溝”也需要補上,高價彩禮多發生在鄉村地區,而大城市較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鄉村家庭的物質水平仍不夠充裕、精神文化方面出現匱乏,“我相信,隨著鄉村振興進程落到實處,人們能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這些高價彩禮等陋俗會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p>
新京報記者趙利新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