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3月27日消息,清明節將近,又到思親最濃時,AI“復活”已故親人成了最近熱門生意。
據媒體報道,目前“AI復活親人”已經形成相關產業鏈,有代理發布相關視頻吸引目標客戶,有制作團隊專門收費制作相關視頻。
有從業者說,AI“復活”已故的親人,一個月甚至能接到70多單,這個市場的需求難以想象。
目前,在電商平臺已有多個商家推出了AI“復活”親人的服務,有商家介紹稱,“復活”只需一張照片+一段錄音,此類服務價格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商家產品介紹頁顯示,“不管是聲音還是外貌,相似度95%以上,價格在2-8萬不等”。
據了解,所謂“AI復活”,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將逝去親人的文字描述、圖片、視頻和聲音資料輸入AI算法模型,從而模擬生成一個數字人形象,擁有逝者的性格、記憶、圖像、視頻和聲音。
對于這項技術,業內人稱之為“數字陪伴”或“AI數字永生”。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中心主任曾毅表示,擁有了“數字逝者”的時候,會不會使得人長期沉迷于與“數字逝者”之間的交互,從而對心理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
這個是“數字逝者”的這項人工智能的應用技術可能給社會帶來的長期的、潛在的隱患,也是我們是否應當開發這樣的人工智能技術必須去思考的倫理道德的問題。
專家介紹,數字復活是生成式AI技術落地應用的一個細分領域,在新技術被廣泛應用的同時,也要充分保障及尊重個體情感和人格尊嚴。
你能接受或愿意嘗試用AI“復活”已故的親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