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發展的人工智能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
“人工智能+”指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通過智能化手段提升行業效率額、創新和競爭力,實現產業的升級和轉型。去年,人工智能產業落地持續進階,以大模型應用為代表重塑各行各業。京東認為產業厚度決定了技術價值,在“百模大戰”中保持終局思維,率先提出“大模型的價值=算法×算力×數據×產業厚度的平方”的判斷。
在京東,人工智能正逐步深入實體行業和實際應用場景中。一方面,“AI+”在行業和場景應用上廣泛拓展;另一方面,AI在產業鏈各個層面,包括研發、生產、銷售、營銷、用戶管理等實現深度融合,并對生產方式、運營模式進行革新,推動產業數字化和產生創新價值。
行業應用是AI落地的關鍵
以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等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在零售、金融、醫療、政務、教育、交通等垂直行業已經進入深度應用階段,使產業的智能化程度和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零售領域,京東云產業AI能力覆蓋了智能營銷、智能服務和智能供應鏈三大場景,以數字人、智能客服、智能外呼、AIGC內容生成平臺等服務、營銷產品,貫穿零售“十節甘蔗”,滿足品牌商多樣化的營銷、服務和運營需求,持續降低中小企業技術使用門檻。京東云言犀多模態數字人補位閑時直播,平均提升轉化率達30%,已入駐4000+品牌的直播間,帶動GMV轉化超10億;文本客服京小智服務京東商家數量超36萬,基于言犀AIGC能力實現分鐘級文案自動生成,商品對比采納率高達87%;AIGC內容營銷平臺,通過一張商品圖片,可快速生成商品主圖、營銷海報圖和商詳圖等,滿足快速開店、上品、營銷的需求,每套圖成本降低90%,周期從7天縮短到半天。
在金融領域,AI技術創新將客服中心由成本中心轉變為價值中心,京東云言犀使數字人應用場景延伸至真實的業務交易辦理,在智能技術加持下,從根本上釋放客服中心的人力資源壓力。數據顯示,自去年5月京東金融客服數字人正式上線后,其每日服務客戶數過萬,累計用戶量超過100萬,服務滿意度高于文本客服機器人近一倍;其中,數字人主播憑借過硬的金融專業知識和交互本領,能自動解決大部分的客戶咨詢問答,24小時問題解決率85%+,滿意度90%+。
在政務領域,京東云智能政務熱線將人工智能技術嵌入到12345熱線的“接-派-辦-督-考-評”全流程中,護航東莞、大同、保定、北京通州等多地政務服務熱線高效運行。東莞12345熱線咨詢類直接解答率99.4%。咨詢類、投訴類、舉報類等工單平均辦理時長約4.3天,同比均有較大幅度提升,其中建議類工單時長從7.2天減少至1.3天,提速81.9%;大同12345熱線創新性地融入了情感感知功能,提升人機交流的體驗感,在高頻咨詢的社保問題方面,目前大同12345熱線能夠聽懂大同特色方言,并快速進行針對性的解答,為習慣于用方言咨詢問題的老年人提供了極大便利。
軟硬件協同釋放算力最大能量
無算力不AI。如今,超算中心、智算中心和數據中心正在為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鋪設著堅實的計算基石。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p>
今年不少兩會提案和建議也聚焦在數字基礎設施上。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云事業部總裁曹鵬提出了《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國產自研技術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提案。他建議,鼓勵國產智算軟硬協同,支持大模型創新與應用。
京東云基于多年AI能力積累和對行業需求的理解,打造了從MaaS服務到智算中心,從硬件基礎設施到軟件系統協同的先進計算產品矩陣,正在為千行百業智能化發展筑起更強算力、更大存力、更加易用、更低門檻的數字技術底座。
京東云認為,提升算力底座的效率,既要考慮GPU,也要考慮算力調度的軟件,軟硬協同才能最大化發揮智算底座的作用。比如,為了提高數字基礎設施運行效率,京東云云艦混合多云操作系統領先的離在線混部技術,將延遲不敏感的離線計算任務和延遲敏感的在線服務,部署到同一集群上運行,讓在線服務的空閑資源充分被離線計算任務所使用,通過離在線混部提升資源部署密度和CPU使用率, 降低服務器資源成本。
另一方面,將AI能力切實應用到產業領域,實現垂直行業的“智能涌現”,并非易事。京東云言犀AI開發計算平臺具備豐富的行業知識庫,京東在零售、物流、健康、金融等行業多年積累的知識都沉淀在平臺上。作為連接底層算力和上層大模型開發的“橋梁”,京東云言犀AI開發計算平臺能夠無縫銜接起數據準備至模型部署的全流程環節,預置100多種優化工具,只需一鍵部署即可釋放90%的推理成本,極大地推動了AI研發效率與效能的雙輪驅動。
當下,AI技術正在高速更迭進步 ,京東豐富的產業場景、穩定的算力基礎正為AI落地提供肥沃土壤,加速助力AI技術在產業數字化轉型中的創新實踐。
本文源自:金融界資訊
上一篇:機票退改簽騙局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