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義烏市保險行業協會獲悉,去年,義烏市實現保費收入15.36億元,比2006年增長44.39%,其中財險保費收入6.46億元,壽險保費收入8.89億元,分別比2006年增長42.97%、45.44%。此外,兩年來義烏保險業共計支付各類賠、給付款10.13億元。釋放出的巨大能量令人驚嘆。
義烏保險業的保費收入不斷增加,賠付不斷增長,業內人士說,這跟義烏不斷推出新險種的創新思路有關。
之前,本報曾報道義烏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將以火災公眾責任險為主要內容的公眾聚集場所意外傷害保險引入風險最大的娛樂場所。娛樂場所參保該險種后,若因火災、爆炸、食物中毒等引發人員傷亡,相關人員每人將可獲得最多10萬元賠償金和1萬元醫療費。
某保險行業的人士說,由于發生在娛樂場所的火災等事故,財產損失大,傷亡人員多,業主往往無力承擔對事故受害人的賠償責任,最終大多由政府補發出資包攬善后?,F在義烏保險業開風氣之先河,推出的娛樂場所火災公眾責任險,不僅可督促業主加強日常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預防其他事故的能力,而且能及時化解經營者的后顧之憂,即便出險也能夠更好地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權益。這樣一來,保費收入自然增加,也就自然多了賠付的一個險種。
記者另外還了解到,早在2007年,義烏就出現了全國首創的住宿旅客平安保險。義烏旅館業主每年平均交納2000元左右保費(中檔賓館平均4000元至6000元),住宿旅客在住宿期間在賓館內、外發生意外,可以獲得保險公司提供的意外身故金20000元(意外醫療費用4000元)。當年,全國首個專門的小企業出口信用保險也是在義烏率先推出的。
義烏保險業“能量”巨大,還得益于抱團發展。早在2006年12月,義烏市就成立了保險行業協會,以著力加強自身建設,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切實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義烏是“市場之城”,與市場主體——商戶打交道成了保險業者的“必修課”。隨著市場主體的不斷增加,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同業競爭也日趨激烈。保險行業協會成立后,針對行業出現的這些情況,定期、不定期地進行業內溝通、協調,商討解決各種具體問題。
根據統計,截至2008年年底,義烏共有保險公司28家,營銷服務部30家,保險代理公司5家,保險營銷員近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