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三盛控股公告稱,香港聯交所決定自2023年12月27日起取消該公司的上市地位。
公告顯示,該公司的股份自2022年5月16日起已暫停買賣。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該公司未能于2023年11月15日或之前履行聯交所訂下的復牌指引而復牌。2023年12月8日,上市委員會決定取消該公司股份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根據港交所的相關規定,港股上市公司連續18個月停牌后,如未能按期完成復牌指引,將面臨退市風險。
三盛集團官網的資料顯示,三盛集團創始于1988年,總部位于福州,是以地產為主業,適度布局產業和資本投資的企業集團。三盛控股是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企業,曾位列中國上市房企百強。據悉,2017年4月三盛控股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成功登陸港股,成為了三盛集團旗下的房地產業務上市平臺。
三盛控股此前公布的2021年度未經審核業績顯示,期內集團實現收入99億元,同比增長12.8%;公司權益股東應占溢利為5.99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為1.22元。此后,三盛控股未再披露年度業績。
三盛控股停牌前股價為3.98港元,市值約19.5億港元。
據不完全統計,這已經是今年港交所第四家被取消上市地位的房企,此前新力控股、南海控股、嘉年華國際分別于4月13日、11月16日、12月6日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2018年8月1日,港交所新修訂的《上市規則》正式生效,其中“快速除牌”機制規定:若主板公司的證券連續停牌18個月(主板《上市規則》第6.01A條)或GEM公司(即創業板公司)的證券連續停牌12個月(GEM《上市規則》第9.14A條),港交所可取消有關公司的上市地位。
另一邊,有房企選擇提前還債以提振信心。12月20日,有消息稱龍湖集團當天提前償還20億港元銀團貸款,該銀團貸款總額153億港元,于2024年1月到期。此前,龍湖集團已提前償還133億港元,本次償還后該筆貸款已在2023年內全部提前還清。對此,記者聯系龍湖集團相關負責人,該人士表示上述消息屬實。
“提前償還債務,可以帶來三方面積極效應,即證明企業資金狀況和現金狀況較好,同時減少存量債務規模,也為后續經營和其他融資工作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而在12月19日晚間,碧桂園在國內的發債主體碧桂園地產發布付息公告,“22碧桂園MTN002”擬于12月26日付息,本期債券發行總額為10億元,票息為4.3%。
年底,房企融資狀況似乎有所好轉??硕饠祿t顯示,今年11月該機構監測的80家房企融資規模環比增加42%,為302.76億元,環比連跌兩個月后首次回升;企業發債環比大增264%,共有11家房企成功發債,發債總量為219.13億元。此外,自11月中下旬以來,監管機構陸續提出房企融資“白名單”“三個不低于”,多家銀行也積極響應。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多次強調,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不惜貸、抽貸、斷貸。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分析認為,加大對房企融資的支持力度,既是化解房地產風險,又是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三支箭”政策的持續加碼,將有助于改善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環境,改善行業預期,進而達到防范風險的目的。未來,加快落細落實支持民企融資政策,如支持民營房企增信發債擴容增量、加快房企股權融資審批等政策內容有望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