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提升自主創新水平,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這關系中國前途命運。
要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不要老想著爭優惠政策,而是要勇于開展首創性、差異化的改革探索。
中部地區要有打開大門開放的自信。吸引更多中高端項目落地,推動優質產能和裝備走向世界大舞臺、國際大市場,把品牌和技術打出去。
——習近平
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百萬平方公里的廣袤中部,戰略意義舉足輕重。
“做好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開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部地區這個‘脊梁’要更硬一點,‘補補鈣’,發揮更大的支撐作用?!?/p>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部地區發展,多次到中部六省考察調研,并專門召開座談會,為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把脈定向。
2020年,中部地區以占全國10.7%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國25.8%的人口、貢獻了全國22%的GDP。
今年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7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兑庖姟氛驹邳h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明確了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中部這片孕育過華夏文明的古老土地,正在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
推動制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中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這里的制造業發展。
“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推動制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2019年5月21日,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提出8點意見,第一條就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如今,一幅幅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生動畫卷,在中部大地鋪展開來。
江西贛州,擁有得天獨厚的稀土資源,素有“稀土王國”的美譽。走進贛州稀土集團,一條增長曲線分外亮眼:主營業務收入2019年同比增長56%,2020年同比增長64%,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6%。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這家稀土龍頭企業何以逆勢上揚?
“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5月考察贛州時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不斷提高開發利用的技術水平,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壁M州稀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謝志宏說。
從贛州稀土集團驅車來到其參股企業——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步入企業展廳,一件件稀土稀有金屬新材料引人注目。
“就是在這里,總書記強調,要緊緊扭住技術創新這個戰略基點,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被貞浧鹆暯娇倳浛疾旖鹆τ来殴镜那榫?,謝志宏激動不已,“在贛州稀土產業跨越發展的關口,總書記指明創新發展的方向,指引稀土產業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新發展理念,創新是第一位的。在創新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將長板進一步拉長,“中部制造”加速蝶變。
難忘湖南長沙高新區那座世界級“燈塔工廠”。
這是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千億元布下的“超級產業項目”。這座智慧產業城,2022年將基本建成,屆時傳統制造將全面升級為智能制造,平均每6分鐘產出一臺挖掘機。
這也是中聯重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的變革性舉措。
2016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以銳意進取、敢于擔當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打贏這場硬仗?!?/p>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現場聆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愈發明晰了前進的方向:“今天不忍痛轉型,明天就會面臨更大痛苦?!?/p>
當時,中聯重科跌入創業以來最艱難的波谷。但那幾年,中聯重科堅持做智能制造的“加法”,在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打造全球一流的塔機智能工廠、國內領先的高機智能工廠。
咬緊牙關,爬坡過坎,峰回路轉。中聯重科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66.54%,創造了史上最好業績。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0.7%。
難忘湖北武漢光谷、江西南昌光谷那“一束光”。
“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绷暯娇倳?018年4月考察烽火科技集團時的重要講話猶在耳畔,這家武漢光谷企業以5G、光通信為代表的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又進一步增強——在國內首次完成P比特級光傳輸系統實驗,可實現一根光纖、近300億人同時通話。
如今的武漢光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發生產基地。
“掌握核心技術的過程很艱難,但這條道路必須走?!敝袊茖W院院士、南昌大學副校長江風益帶領技術團隊,歷經十余年數千次的實驗,研制出硅襯底藍色發光二極管技術,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獲得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近年來,江風益團隊又突破了高光效黃光、綠光、純LED照明等關鍵技術,實現了批量生產。
依托世界級的技術,南昌光谷形成有國際特色的LED全產業鏈。
從“芯屏器合”(芯片、顯示屏、裝備制造及機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業融合)成為安徽產業新地標,到新能源汽車、盾構機、智能手機等成為河南制造新名片,著力下好創新“先手棋”,向創新要動力,中部地區打造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跑出加速度。
依靠改革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力
改革開放創造了發展奇跡。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通過改革釋放發展活力。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
“要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不要老想著爭優惠政策,而是要勇于開展首創性、差異化的改革探索?!?/p>
“要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力。”
這是中部六省的不懈作答——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走進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感受最深的,是“煤老大”轉型發展的不凡歷程、火熱勁頭。
長期以來,山西興于煤、困于煤,一煤獨大導致產業單一。而眼前的政務服務中心改革創新展廳,一個個“硬核”科技成果振奮人心:成功解析人源Ⅲ型膠原蛋白核心功能區原子結構,實現100%人源Ⅲ型膠原蛋白大規模產業化;高純半絕緣4H—SiC單晶襯底打破國外壟斷……
“資源型經濟轉型,是道世界性難題。”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李晉平曾任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黨工委書記,他感慨道,“通過幾年來的先行先試,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要解決這道難題,必須開展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
2020年5月1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政務服務中心調研?!斑@項改革是我2009年在山西調研時提出的課題。這件事,我始終很關注。”“山西要有緊迫感,更要有長遠戰略謀劃,正確的就要堅持下去,久久為功,不要反復、不要折騰,爭取早日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笨倳浾Z重心長的話語,李晉平和同事們牢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