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19日電 (記者 李京澤)19日發布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在數字化時代,手機成癮是影響睡眠質量重要因素,互聯網數字化相關職業睡眠問題突出。
報告基于“智能時代的睡眠健康”的主題,全面分析了數字化時代對于大眾睡眠質量的深度影響,針對手機成癮、網絡使用對睡眠的影響以及公眾對智能睡眠產品和服務需求等進行了專題深度解讀。
報告繼續沿用《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中睡眠指數的指標體系,其顯示,2023年居民睡眠指數為62.61分,較2022年降低了5.16,較2021年降低了2.17。2023年,63.7%的被調查者在22-24點上床睡覺,71.2%的被調査者在6-8點起床,48.2%的被調査者能在半小時左右入睡;每晚平均睡眠時長為7.37±1.35小時,與2022年的7.37±2.21小時持平。
報告說,手機成癮是影響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通過對睡眠質量、手機成癮及其各維度進行相關分析可以發現:睡眠質量與手機成癮及其4個維度呈顯著正相關關系;睡眠質量的7個維度與手機成癮及其4個維度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因此,提高睡眠質量,需要降低居民的手機成癮程度。
報告同時對互聯網數字工作者的睡眠狀況進行分析,發現涉入互聯網程度越深的職業,睡眠時長越短,低互聯網涉入職業群體的睡眠時長顯著長于其他組,高互聯網涉入職業群體的睡眠時長顯著短于其他組。
報告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與發展,其應用領域不斷拓寬,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同時也為睡眠領域注入了全新的動能。目前,民眾對人工智能睡眠產品存在需求,但是落地應用不足。
報告由喜臨門睡眠研究院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和知萌咨詢機構研創,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