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當天,央廣網曝光了淀粉腸用雞骨泥代替雞肉、以次充好、脂肪含量越來越高、無專門國標等亂象。不少消費者直言,原來幾元錢的淀粉腸里面,所謂的“肉”少就算了,竟然是用骨泥制作的,揚言“不敢再吃淀粉腸”,網友不禁感嘆“淀粉腸塌房了”。
“淀粉腸塌房”后,有賣淀粉腸攤主一晚0收入,也有經銷商遭批量退貨。時至今日(3月18日),和淀粉腸相關的話題還時常出現在微博熱搜榜單上。
有些受此波及的商家開始自證“清白”。3月18日,封面新聞記者聯系到多位銷售淀粉腸的商家,他們都一口咬定自家售賣的淀粉腸內絕對沒有骨泥,但“淀粉腸用骨泥代替雞肉”的事情曝光后,他們的生意明顯受到了影響,哪怕在有人詢問時出示食品安全聲明書,也不能打消對方的疑慮。
受訪商家直呼銷量“腰斬”
線下攤販的生意立竿見影地受到了影響,本地受訪商家更是直呼銷量“腰斬”。家住成都溫江區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在上周剛剛進了兩箱淀粉腸,等著在當地夜市售賣,自從媒體報道后,生意明顯受到了影響,“以前周末一般一天能賣一百根左右出去,現在半天才賣出十多根,有家長直接拉住孩子說我們的腸不干凈?!?/p>
李女士說,在進貨時她也詢問過配料,批發店的人都說是淀粉和雞肉。因此她也搞不懂,如果說淀粉腸中含雞骨泥不能吃,那雞骨泥到底是什么?也沒有看到淀粉腸的配料表里出現雞骨泥。
多個商家直播發產品合格書
力證“沒有雞骨泥”
事發后,多個廠家都站出來否認淀粉腸使用骨泥。3月15日,河南省開開食品有限公司聲明稱,公司已通過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突擊檢查,其原料和成品均合格。同時,引發爭議后,各大電商平臺上的淀粉腸商家也趕緊開始劃清界限撇清關系,馬上在自家的商品圖片上明確標注出“無骨泥”。
3月18日,記者聯系到電商平臺上淀粉腸銷量較高的商家,客服稱自家淀粉腸主要配料有雞肉,水,淀粉,大豆蛋白,食用鹽,白砂糖,味精,香辛料等,并承諾自家商品都是正規廠家生產?!澳梢苑判牡哪兀壳笆怯泻芏嘈∽鞣辉谧鲆恍┝淤|產品,但是我們證件都是齊全的,都有正規的質檢報告,不安全的商品也不會允許上架售賣。”當被問及是否受到骨泥事件影響,客服稱最近仍有大量買家,并將廠家近期發布的聲明再次發給消費者,以確保自家淀粉腸的安全性。
食品研發人士發聲:
雞骨泥用于淀粉腸中不違規
雖然網民對“雞骨泥”很排斥,甚至認為這應該是給寵物吃的,而非人,但卻有食品研發人士發聲,表示淀粉腸加雞骨泥并不是屬于違規行為。
食品工程博士、食品健康科普作家云無心@云無心45 對此就公開撰文稱,“淀粉腸”就是為了規避“火腿腸”標準而出現的產品名稱,它不叫“火腿腸”,也就不需要執行火腿腸的標準。不同的廠家可以制定自己的質量標準。不管是火腿腸的國家標準還是淀粉腸的企業標準,都只要求了“蛋白含量”,而沒有對蛋白來源進行限定。也就是說,不管是用豬肉牛肉還是雞肉鴨肉魚肉,甚至一部分植物蛋白,都是被允許的。只要在配料表如實標準,就不違規。所以,“淀粉腸”可以看作火腿腸的一種低價格、低營養的替代品。
至于雞骨泥的問題,骨泥迄今還沒有國家標準。雖然雞骨泥的營養組成不如雞肉,但也并非一無是處,作為一種食物原料,它還是有價值的。骨頭中含有相當含量的膠原蛋白和脂肪,不同廠家和工藝剩下的骨架,上面附帶的肉量不同,這也使得“骨泥”的營養組成會有比較大的差別。2005的《肉類工業》上發表了一篇《雞骨泥的營養價值及其食品加工技術》的論文,其中給出了一組雞骨泥與豬肉、牛奶和大米的主要營養成分對比。就成分而言,雞骨泥中并沒有什么“有毒有害”成分,而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盡管不那么容易吸收)也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從這個意義上說,雞骨泥是可以給人吃的。不過,現實中的“商品雞骨泥”是否可以做食品,還需要考慮其加工過程是否滿足食品標準。
(羊城晚報·羊城派綜合封面新聞、央廣網、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