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華為南京農業大學規劃院上海分院院長)
新質生產力是一大熱點,新質生產力強調創新起主導作用,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我們憧憬著高鐵飛馳、“天眼”探空、北斗組網等彰顯“硬核”的大國重器,同時也思索著富足自在、萬家祥和、共同富裕的城鄉美好生活。
鄉村產業也應當擁有新質生產力,他體現在鄉村產業的特色創新,且具備全域經濟驅動、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的特征。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鄉村產業的新質生產力也需要我們探索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上海的鄉村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鄉村,更需要在新質生產力方面找“點”發力。
上海的農業耕地面積很少,占地6340多平方公里僅僅擁有220萬畝耕地;上海的農業產值占比更小,2021年農業總產值257.21億元,占上海GDP總值4.37萬億元的0.58%。
上海鄉村產業如果僅僅依賴于有限的農耕地,那我們只能看到的是農田生產出來的瓜果蔬菜,其經濟的貢獻很有限,甚至是微乎其微,更無法用“經濟價值”來衡量鄉村產業的價值所在。為此,尋求都市鄉村的優勢特征是找到上海都市鄉村新質生產力的關鍵。
上海擁有2500萬人口,運動與健康正成為上海居民的日常必備需求。在物質相對豐富的上海,民族精神是一股重要的力量,尤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背景下,一位蟬聯兩屆奧運會自行車比賽的世界冠軍,她的故事為年輕人樹立了榜樣,對于她的出生地“海沈村”來說,鐘天使的傳奇故事足夠成為鄉村產業的新質生產力。有人比喻,劉翔是上海的速度,姚明是上海的高度,那么,鐘天使是否可以比作是上海的溫度?
一、上海鄉村文化的新質生產力
惠南鎮海沈村村域面積3.18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1660畝。海沈村是惠南鎮所轄的24個行政村之一,探訪海沈村,“鐘天使”已經成為當地的鄉村文化,在村里有了奇安特專賣店,可以參觀“鐘天使”的宅基地,游客也可以租用奇安特自行車在當地騎行游玩。
到了海沈村,印象中,還保留著傳統的上海郊區農村風貌,并非統一的白墻黑瓦,但也是井然有序,既有國際特征的歐式風格建筑,又有本土的傳統水鄉建筑,各有特色。
鄉村文化是植根于當地的人文歷史,“鐘天使”冠軍是海沈村的特色“文化”,文化是一種思想,一種精神,一種觀念。優秀的文化可以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一位普通農村婦女教育子女成長的故事傳播出去,優秀的文化可以轉化成產業力量,讓無數個“鐘天使”做起偉大的“中國夢”,為國爭光,為國自強。
海沈村的鄉村文化運營,也是上海鄉村文化新質生產力的一個典型課題。
二、上海鄉村交通的新質生產力
上海交通的便利性無可質疑,如今的地鐵四通八達,地鐵綠色出行尤為方便,這也構成了上海城中村的一種新特征,很多地鐵站邊上就是一個村,TOD理念倡導地鐵商業發展理念,一般地鐵站邊上的地塊商業價值明顯,但由于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進程形成的差異,往往選擇建設成本較低的農村區域建站,這種地鐵站邊上的村,就形成了獨特的區位優勢。
海沈村就建有一個16號線的地鐵站站點,每天可以看到地鐵站邊上停車很多的車輛,狹窄的農村道路有時還會堵車,可見交通的繁忙,16號地鐵站撕裂了這個村落的整體性,同時,也帶來了村落來往的人氣。
地鐵站邊村,這種區位帶給鄉村的新質生產力不容小覷,這也是上海鄉村的重要資源,具備唯一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的特征,畢竟,建一個地鐵站的投資并不是一個鎮或村能承受得起的,但如何轉化成鄉村產業的新質生產力也是一種考驗。地鐵給鄉村帶來的是人流,并非客流,需要通過場所建設,將人流轉化成客流。
三、上海鄉村農業品牌的新質生產力
上海的鄉村還有很多農產品特色品牌,如奉賢區莊行鎮的羊肉、浦東新區新場鎮的水蜜桃、惠南鎮的8428西瓜、青浦區練塘的茭白等,這些農產品特色一直以來被上海市民所稱道。
當地農產品具有很強的時令特性,加上上海有全國各類農產品的輸入,已大大減少了當地農產品對上海市民的吸引力。
農產品品牌具有可識別性,也擁有品牌的忠誠度和傳播度,很多鄉村地區,也是因為農產品的品牌傳播也得以讓市民熟識。要發揮上海鄉村農業品牌的力量,就不能從生產規模上去推動,而更需要將農產品品牌轉化成經濟動力,類似于迪斯尼樂園,迪斯尼是主題樂園,各種動畫人物是其主角,從而將迪斯尼的品牌融入其商品,形成利潤豐厚的各類收入來源。
上海鄉村的農產品品牌已經是“都市牌”,更需要文化創意的力量去創新,為當地的推廣和創收提供新質生產力。
惠南鎮海沈村是8424西瓜主產地之一,西瓜可以是海沈村的主題,雖然西瓜一年只產一季,但西瓜主題樂園可以一年四季,西瓜可以“吃干榨盡”。上海的鄉村是田園,也是樂園。
四、上海鄉村農業科技的新質生產力
作為國際大都市上海擁有世界先進的技術、人才、資本、信息等先進要素,上海在農業規模和產值方面是“小農業”,但在農業科技方面走在“科技前沿”,上海有很多農業科技已經為全國各地提供技術服務。上海的農業科技無論從“種源、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多方面都擁有優勢,這也是上海鄉村產業的新質生產力,是全國農業生產性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惠南鎮海沈村推動“無人農場”,現場展示的無人種植方式也體現了現代農業的魅力,一個小鄉村也能展示現代農業科技,為全國農業提供一個交流展示農業科技的舞臺。
綜上所述,上海鄉村產業的新質生產力不在農業生產本身,而在現有城鄉格局構成的優勢特征之上,為此,上海鄉村的建設資金不僅在鄉村風貌方面發力,更需要加大在文化創意、業態創新、鄉村運營、品牌運營、農業科技等新質生產力方面的投入,重視綜合性鄉村人才的培育和挖掘。要以“基本農田保護”為前提,積極推動上海特色的鄉村產業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