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隨后宣布,將第三次星艦測試的發射目標時間,定在美國中部時間3月14日早7點(北京時間周四晚20點)開始的110分鐘窗口期內。
按照星艦以往的發射情況,實際升空的時間仍有可能會受到天氣、火箭情況影響而推遲。
馬斯克更有信心了
在今年2月底的線上音頻直播中,SpaceX的老板埃隆·馬斯克曾表示,第三次星艦試飛能夠達到地球軌道的概率能有70%-80%?,F在的火箭要比第一、第二次試飛時好多了。
需要說明的是,星艦在試飛過程中并非真的要上地球軌道,而是需要達到能進入地球軌道的飛行速度——至少1.75萬英里/小時。在去年11月的第二次試飛中,星艦在自毀前最終達到過1.5萬英里/小時的峰值速度。馬斯克曾預測那次試驗成功概率只有50%
從去年進行的兩次試驗不難看出,馬斯克的“快速螺旋開發”哲學也在火箭領域得到了驗證。SpaceX通過快速構建原型,并送上天測試(包括最終炸掉),得以快速驗證和迭代進步。
去年4月的星艦首飛中,“超重”助推器的33個主發動機中出現部分故障熄火,導致星艦發射僅僅3分鐘后就開始在空中翻滾,并觸發自毀程序。另外,火箭超強的推力也對發射場造成重創。
到了11月的第二次測試時,星艦已經完成了“超重”助推器與上部星艦航天器熱分離(航天器與助推器分離前就啟動發動機)的步驟。雖然助推器未能成功減速回收,航天器也在失聯后自毀,但相較于第一次試飛有了明顯進步。
在馬斯克的愿景中,星艦應當是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載具,這也是他創立SpaceX的核心目標。同樣向這個人類歷史最大運載火箭砸下數十億美元的NASA更加務實,希望這個大火箭能帶著美國宇航員,最早在2026年9月重回月球。
第三次試飛有哪些目標?
根據SpaceX官網介紹,在第二次試飛的基礎上,第三次試飛將嘗試更多的目標,包括打開/關閉星艦飛行器的有效載荷艙門、首次在太空中重新點火Raptor發動機。同時這次還會嘗試新的飛行軌跡,星艦飛行器的水面著陸點將定位在印度洋。
根據官方公布的時間表,假設一切順利,整一套流程需要64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