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家長不了解《蛋仔派對》具體操作,乃至不知曉孩子接觸《蛋仔派對》游戲的情況下,如何讓家長進入到“網易家長關愛平臺”,并對孩子游戲時長及消費進行管理操作?
采訪中,劉先生和劉女士均表示,自己是在孩子充值事發后,通過上網搜索維權渠道才知道“網易家長關愛平臺”。
業內:網絡游戲企業應承擔社會責任
近年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又一次重點圍繞“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便于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等作出規定。
同時需要看到的是,在相關法律、政策落實推進過程中,仍存在落實層面的現實問題。以“網易家長關愛平臺”為例,確有時間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的設置,但從《蛋仔派對》面臨的大量投訴來看,如何進一步從源頭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有效阻止未成年人在游戲中的不當消費仍有待思考。
例如,針對讓不少家長質疑的充值支付,博通咨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技術層面看,在游戲軟件中加設支付密碼是完全可實現的。支付軟件就是一個支付工具,不論是游戲(服務提供)方還是用戶自身,想怎么使用這個工具,都可以根據需求去設定。
“支付(軟件/平臺)是工具屬性的,由支付(軟件/平臺)提供支付通道、提供支付界面、提供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完成支付。這是基于支付服務提供方和使用方兩者之間的合作,至于支付服務使用方希望如何操作支付工具,在合規前提下,取決于其自身需求?!蓖跖畈┍硎荆暗珒H從商業角度考慮,游戲平臺方往往希望用戶多充錢,所以會更加注重支付的便捷性?!?/p>
實名認證漏洞重重
未成年人輕松注冊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家女兒是用iPad玩《蛋仔派對》,“用他哥哥的手機號注冊登錄的,他哥哥20多歲。我們都不知道她在玩這個游戲。”
除了在實名認證環節過于“順利”外,劉先生對女兒如何充值成功也頗為不解。
“我可以肯定孩子不知道我的支付密碼,孩子也說,一點一掃就完成充值了。”劉先生說,自己也很少使用Apple ID進行支付,“后來蘋果客服告訴我,是因為孩子使用的iPad綁定了我的Apple ID,也就和我蘋果手機里綁定的支付賬號關聯了。而孩子又在iPad啟用面容識別功能,錄入的是孩子的面容,所以孩子在游戲中充值直接刷臉支付了?!?/p>
對于《蛋仔派對》充值支付環節,使用安卓系國產手機的劉女士也深感疑惑。
“孩子是自己拿著我的身份證號注冊的,他記住了我的身份證號。”劉女士坦言:“但我就納悶,小孩玩游戲怎么完成充值的?為什么游戲里支付不用密碼?我的支付軟件是綁定了信用卡,但我平時用支付軟件付款,都得輸入密碼?!?/p>
針對上述家長反映的實名認證及支付環節的問題,央廣網記者使用同一個手機號,在兩款不同操作系統的手機,以及平板電腦分別下載《蛋仔派對》進行了體驗。
在注冊環節,使用上述三種終端產品首次進入《蛋仔派對》游戲,都需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進行實名認證。不過,記者使用安卓系統手機進入《蛋仔派對》時,因手機操作系統已完成實名認證,游戲自動識別到系統中實名認證的賬號,進入游戲,不需另外實名認證。此外,使用iPad進入《蛋仔派對》,在首次成功登錄后,此后即便退出Apple ID登錄,也可直接進入游戲。
在支付環節,以蘋果iOS系統為例,在iPhone或iPad設置面容ID后,iOS系統內默認“將面容ID用于iPhone/iPad解鎖、錢包與Apple Pay等”。
此外,記者體驗發現,當手機上支付軟件啟用了面容支付,那么在游戲中充值,同樣可通過刷臉完成支付。
此前,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明確提出,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網絡游戲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體驗模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
《通知》還要求,對未嚴格落實提供網絡游戲服務時段時長、實名注冊和登錄、規范付費等情況的網絡游戲企業,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網易家長關愛平臺”默認消費“無限制”
“未滿8周歲玩家不可充值”的要求能否達到?
記者注意到,在蘋果手機完成實名認證首次進入《蛋仔派對》后,游戲界面曾彈出“網易游戲家長模式”提示框:“通過‘網易家長關愛平臺’,可查詢和限制自己或孩子的游戲時長和充值情況”。
不過,當記者點擊進入“網易家長關愛平臺”,嘗試通過該平臺設置消費限制時,需首先完成填寫家長身份、關聯孩子手機號等多個步驟的操作。
根據多數家長投訴反饋的情況,大多數孩子都是使用家里長輩的手機號注冊游戲。家長要通過“網易家長關愛平臺”限制孩子在《蛋仔派對》的消費行為,是否需要先給孩子開通一個手機號?
對此,央廣網記者以家長身份致電“網易家長關愛平臺”客服熱線進行咨詢??头藛T解釋稱,家長對未成年用戶進行游戲時長及消費管理,必須有孩子的游戲賬號才能進行管理。
當被問及如果家長不知道孩子注冊所使用的賬號,該如何進行孩子游戲時長及消費管理時,客服人員回答道:“您可以試試孩子(可能用來)注冊游戲的手機號。如果是用蘋果手機,可以試試蘋果賬號?!?/p>
當記者詢問,游戲軟件內是否可設置獨立的充值支付密碼,從而區別于家長日常使用支付軟件的支付方式?客服人員表示,必須選擇一個支付通道,用戶充值支付時會跳轉至支付軟件,“道具購買就像日常消費,必須跳轉到一個支付軟件。”“建議您修改支付軟件中的支付方式,并綁定小朋友的游戲充值(賬號)進行管理?!?/p>
記者繼續在《蛋仔派對》“網易家長關愛平臺”尋找消費限制的操作發現,點擊“管理自己使用的網易游戲賬號-消費管理”,需設置6位數密碼。進入該頁面后,“禁止充值”按鈕默認為關閉,“單筆充值限制”“每月充值限制”均默認為“無限制”。
記者看到,“網易家長關愛平臺”對于“未成年人在游戲內消費?”這一問題的回答中表示,“根據最新防沉迷規則,未滿8周歲的玩家不可充值……”
事實上,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就針對規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明確規定:“網絡游戲企業須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與其民事行為能力不符的付費服務。網絡游戲企業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游戲付費服務。同一網絡游戲企業所提供的游戲付費服務,8周歲以上未滿16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人民幣;16周歲以上未滿18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人民幣?!?/p>
試問,在大多數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身份證號成功注冊游戲,且游戲內默認消費無限制的情況下,如何確保未滿8周歲玩家不可充值?
《蛋仔派對》中的《家長關愛平臺許可及服務協議》明確指出,“網易公司按照您的申請對游戲賬號采取限制措施,即視為您認可該游戲賬號在限制措施內的所有游戲行為和消費行為,包括但不限于符合消費限額的消費行為以及滿足游戲時長限制的游戲行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