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車企大舉進逼,合資品牌節節敗退,漸成車市主流。龍年一開年,比亞迪甩出王炸,王傳福揮起大刀,狠狠砍在了日產的大動脈之上。比亞迪一發力,日產或許很快就要從中國退市了。
1. 王傳福揮舞大刀?
誰能想到,王傳福居然也食言了。去年3月,王傳福曾表示會手下留情,“中國汽車市場10到20萬的價格帶內,比亞迪擁有絕對的產品定價權,但我不想搞得大家很難受,別人都沒有活路”。但競爭愈發白熱化的大環境,逼得王傳福不得不食言。龍年春節過后剛一返工,比亞迪就掀起新一輪價格戰,向車市扔出重磅炸彈,宣布秦PLUS和驅逐艦05雙雙推出榮耀版,起售價低至7.98萬元。
比亞迪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大家從春節喜慶余韻里,帶回車市殘酷現實中。去年一系列冠軍版車型的上市,比亞迪宣告車市進入“油電同價”時代,合資品牌驚呼狼來了。而今榮耀版上市,比亞迪又宣告車市進入“電比油低”時代,合資品牌驚呼劊子手來了。自主插混車型首次拉入7萬元區間,這對于合資品牌堪稱滅頂之災。王傳福揮舞著大刀,帶領著后面跟隨降價的自主車企小弟們,浩浩蕩蕩地向合資品牌砍去。
2. 砍中日產大動脈?
王傳福揮刀,合資品牌中受傷最重的就是東風日產了,大動脈被砍得血淋淋一片。東風日產有三駕馬車,長期依靠軒逸、奇駿、天籟這三大明星車型打天下。但時過境遷,奇駿因為三缸機的原因盡失人心,哪怕換回四缸機也無法贏回中國消費者的芳心;作為曾經的日系B級轎車三劍客,天籟輝煌不再,與凱美瑞、雅閣的差距越來越大;如今的東風日產,只剩下軒逸一款車尚值得一看。
今年1月份,東風日產售出62132輛,其中軒逸為38,775輛,占比高達62.4%。在東風日產整體銷量中,軒逸常年占據半壁江山的份量。2020年至2022年,軒逸連續三年蟬聯轎車銷冠。但是2023年,軒逸只賣了368761輛,已經不敵434213輛的比亞迪秦,轎車銷冠寶座丟失。如今秦PLUS插混進入7萬元時代,軒逸壓力陡增,銷量或將迎來大滑坡。東風日產的大動脈,被比亞迪砍中了。
3. 何時會敗走中國?
從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出,最近這幾年日產在華已經每況愈下。2003年,日產與東風集團聯姻的東風日產合資公司落地;2015年,日產在華銷量突破百萬輛大關;2018年,銷量抵達156.4萬輛巔峰時刻,甚至反超了豐田和本田,成為日系品牌銷冠。但是隨后,日產在華銷量就開始跌跌不休,一路下滑至2023年的79.38萬輛。與巔峰時期相比,日產在華銷量腰斬,令人觸目驚心。
如今的東風日產,只有軒逸一款車在苦苦支撐。但是,軒逸的頹勢也已經漸顯,2023被比亞迪秦奪走轎車銷冠,就是明證。去年比亞迪用9萬級的秦冠軍版,殺得軒逸節節敗退,銷量從2022年的42.1萬輛下降到36.8萬輛。而今,7萬級的秦榮耀版強勢來襲,比亞迪砍出更狠的一刀,軒逸還能撐得了多久?一旦軒逸銷量全面崩盤,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東風日產,也就將跌入退市的深淵。
日產何時敗走中國,我們不知道,但是日系車在華已經跌落神壇,這是不爭的事實。鈴木、三菱、謳歌等,早已從中國退市;馬自達、英菲尼迪雖沒退市,但在茍延殘喘;日產去年在華銷量只有79.38萬輛,同比大跌24.05%;本田123萬輛,同比下滑10.1%;豐田190萬輛,同比下跌1.7%。根據乘聯會數據,日系車在華市占率從24.1%,一路下滑至17.0%。日系車已成明日黃花,日產何時從中國退市,可能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