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記者郝妍
短劇繼續悶聲發大財,數據顯示,短劇春節檔最高日消耗破億,總票房預估8億元,但瘋狂吸金的背后依然亂象叢生。
有不少老人“沉迷短劇”月充值超6000元,還有不少短劇小程序“無故消失”,充值者退款無門……
“我媽給短劇花了4萬塊錢,手機里全是短劇的群”
以前的兒女擔心父母給保健品花錢,現在的兒女擔心父母給短劇充值。
2023年下半年以來,豎屏短劇正在以飛快的速度破圈和下沉,不僅白領上頭著迷,甚至白領的父母們也終日沉迷短劇,家住成都的CC就有同款困擾。
CC告訴藍鯨記者,自己在偶然幫媽媽處理手機問題時發現微信中有很多筆短視頻小程序的支付記錄,金額大部分在9.9元、19.9元、39.9元不等,有少數幾筆是129元的。雖然單價不高,但高頻的付費累計起來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我媽一個月基本上在短劇上能充6000多塊錢,到目前累計已經超過4萬塊錢。不是反對父母的這種興趣愛好,而是這種收費是明顯不合理的,亂收費的,對于很多家庭來說,不是一筆小錢?!?/p>
這種經歷在互聯網并非孤例,甚至正在成為一種在中老年人中風靡的“電子保健品”。
從花費和效果來看,短劇和保健品似乎也有各種共性,都是不知不覺花費上萬,也都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中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江浙地區的炎炎也遇到了類似的困擾,她偶然發現并不熟練使用智能手機的媽媽最近頻繁為短劇付費,雖然都是9.9元、19.9元的小金額,但卻像個無底洞一樣,付費后,小程序還會拉群,還有企業微信專門推薦劇集?!拔遗闼囱例X的時候發現的,其實我媽根本搞不清楚付費規則是什么,結果付完發現只能看兩三分鐘,又需要不停充值……”
無論CC還是炎炎,她們雖然都坦承父母付費并非被強制,但卻總覺得短劇小程序的付費流程充滿陷阱,“付費都是我媽自己輸入密碼的,不是免密或者隨便扣費的,收費明顯不合理,價格高的離譜?!?/p>
藍鯨記者調查發現,目前豎屏小程序短劇大多以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引流至相關小程序,整個“跳轉過程”非常絲滑,但付費之后任何“回溯”的行為都有很高的門檻,對于并非互聯網原住民的中老年人來說,付費很容易,但想要把錢找回來難于登天。
付費一時爽,退費火葬場?
眾所周知,短視頻信息流廣告對于短劇成敗至關重要,幾乎所有短劇都依賴投流,從全鏈路來看,豎屏短劇投流費用占到約80%到90%的成本。這些廣告大多為短劇中的精彩片段,它們混入各類短視頻中,外行人很容易被劇情吸引進而跳轉至相關短劇小程序,流暢無比,幾乎沒有任何阻礙。
藍鯨記者查詢發現,目前短劇的付費主要以兩種形式為主:一種是單集/片付費解鎖,通常超過100集,每集時長控制在1—2分鐘,每集收費在0.8—1元之間;另外一種則是小程序的年費會員,從200-400元不等。
這種付費形式單價低、流程簡單,也因此很容易收割對短劇上頭、且互聯網防范意識弱的中老年人。根據QuestMobile2023年11月的數據顯示,短劇對銀發人群的滲透優于在線視頻及短視頻,在短劇應用中,46歲以上人群占比為37.3%,分別高出長視頻App、短視頻App 12.3%、4.8%。
但付費之后,現實卻與她們的預期有較大差距。
不同于長視頻平臺的大而集中,短劇小程序小而分散。2022年11月底,微信“短劇”搜索結果顯示,有超過200個小程序提供此服務,但半年不到,被整治的不合規的短劇小程序,就已經是這個數字的十倍。
而這些新聞轉化到具體的現實生活中就是,一時上頭購買的全集短劇可能隔一天就已經找不到購買平臺和相關鏈接,再通過推廣鏈接進入又要重新付費等。抖音上不少用戶都曾發文求助,尋找相應小程序入口的帖子比比皆是。CC告訴藍鯨記者:“老年人不太懂網絡,加上劇很多,小程序很多,我媽付費過的劇找不到,每次又會看新的,又要付費?!?/p>
無故失蹤的短劇小程序
如果上述問題還可歸因為中老年人對于互聯網使用的熟練度不夠,那無故失蹤的短劇小程序則是逃無可逃的陷阱。
據短劇自習室報道,近期多個小程序平臺無法使用,已經購買的短劇無法觀看,其中包括縹緲劇場、塵醉劇場、玉海劇場、都市好影劇等,還有頭部平臺九州旗下短劇小程序九天劇場(又名玖玖看?。撔〕绦?023年活躍用戶數高達3000多萬。
藍鯨記者通過微信和抖音查詢發現,上述平臺的確已經搜索不到,其中九天劇場抖音平臺相關賬號顯示“該用戶被禁止發布作品”,而多位維權者則表示九天劇場小程序從2023年10月起就處在維護中,不少花費300多元購買劇場年費會員的網友現維權艱難。
“回溯”流程的復雜與小程序的野蠻生產都讓中老年人落入一個“上頭容易維權難”的消費陷阱中,小額高頻的一筆筆花費“有去無回”。
CC告訴藍鯨記者,“因為個人的時間、力量很小,維權很難,所以只有約束自己爸媽,我把我媽媽微信和支付寶資金斷了,要用錢時候,我來支付,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