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浙江經驗
開創鄉村振興探路先河
植根巴蜀大地
奏響天府糧倉奮進凱歌
山鄉巨變的錦繡畫卷中
他們是領路人 奮斗者
城鄉融合的時代問答里
他們是思考人 對話者
山?!班l”聚,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2024年全國兩會,四川新聞網攜手浙江在線,聯動川浙兩省14位村支書全國人大代表??缭?000公里的時空距離,聽代表們暢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發展經驗,共話鄉村全面振興。
(四川新傳媒集團全國兩會特別報道組記者 張潁攝影報道)清晨的霧氣還未完全散去,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永利彝族鄉古路村已經熱鬧起來,村民們正忙碌著,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古路村位于四川省大渡河大峽谷入口的絕壁之上,被稱為“懸崖上的村莊”。曾經他們只能通過一條不足1米寬的騾馬道進出村莊,村民們依靠騾馬和人力運送貨物,與外界的聯系有限,交通十分不便。而正是這條崎嶇的騾馬道,見證了古路村從貧困走向振興的艱辛之路。
鄭望春接受采訪
2018年,隨著懸崖索道的建成,古路村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出村莊的時間從3小時縮短到了僅僅3分鐘。這一改變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出行效率,也為村莊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可能。
坐落在峽谷絕壁上古路村,四周被深不見底的峽谷環繞,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觀卻讓漢源縣永利彝族鄉古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望春看到了機遇。他堅信產業壯大是核心,提出以種植、養殖業穩固基礎,旅游業作為突破口的發展策略。這一思路為古路村打開了新的致富之門,更為村民鋪設了致富增收的康莊大道。
古路村積極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目前已有21家獨具特色的村民主題民宿和農家樂,總計接待能力超過200人。此外,村莊還精心打造了生態停車場和觀景平臺,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條件和欣賞自然風光的絕佳場所。
古路村民宿
作為彝族人的聚居地,古路村蘊藏著深厚的彝族文化底蘊。為了充分挖掘古路村的這一魅力,村莊精心建設了火把廣場和民族文化廣場,彝族的傳統習俗、歌舞表演、手工藝術等,為游客打造了一場身臨其境的彝族文化盛宴,深入了解彝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營養可口的核桃、麻辣誘人的花椒、風味獨特的臘肉、甘甜醇厚的蜂蜜……古路村天然、健康的土特產也深受游客喜愛,成為古路村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支撐之一,為此古路村還專門開設土特產專賣店,以此帶動村民收入。鄭望春告訴記者,村民種植的核桃、花椒大部分都銷售給了游客,獲得不少贊譽。“下一步,我們計劃在土特產領域打造自己的專屬品牌,讓更多游客品嘗到這些美食?!?/p>
如今,主打“觀峽谷風光、吃生態食品、品彝家風情”的古路村,已經小有名氣,成了省內外游客爭相打卡的鄉村旅游勝地。
“今年春節期間,我們村每天客流量都能達到1000多人?!编嵧簼M臉喜悅地分享道,“這使得我們全村每天的平均收入達到了5萬元!”
古路村
生態旅游的快速發展,也逐漸凸顯出古路村的基礎設施短板。鄭望春對此有著清晰的認識,他表示,為了進一步提升游客的接待能力,同時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必須加大投入,“尤其是要在道路建設、綠化景觀和村民房前屋后的風貌統一上下功夫,讓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村莊的整潔與美麗?!?/p>
今年的全國兩會前,鄭望春深入各個村落,逐戶走訪,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今年的兩會,他特別關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鄉村振興的惠民政策方面,并深知這兩大領域對于村民的增收致富至關重要?!跋Mㄟ^更多更好的措施,幫助村民們拓寬增收渠道,讓他們的腰包真正鼓起來,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p>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出品人:方埜
總監制:雷和斌
總策劃:戴璐嶺
記者: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