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上海舉辦高校畢業生擇業對接會。據悉,2024年上海全市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再創新高,預計達 24.5 萬人。澎湃新聞記者 鄒橋 蔣樂來
“金三銀四”,又到了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的沖刺階段。2024年,上海全市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再創新高,預計達24.5萬人。
3月9日,上海舉辦了一場聚焦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的招聘會,匯集千余家企業,2.3萬個崗位,也是目前“樂業上海優+”系列招聘計劃中規模最大的一場。
人山人海之中,一張張青澀的面孔,一沓沓厚厚的簡歷,堅定或彷徨的眼神,想為自己在這座城市的未來之路找到下一塊安穩的落腳石。求職、深造、薪酬、加班……在又一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上,這屆畢業生面臨著什么?又在糾結什么?
招聘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鄒橋 圖
“8k-10k”是應屆生普遍期待的薪資
當日,澎湃新聞()記者現場采訪了十余位在求職的應屆畢業生,有“211”大學學生,也有二本院校學生,而“8k-10k”是一個相對普遍的大家對于應屆生薪資的期待。
“現實沒有那么豐滿。”一位求職學生對記者說。對于家在外地的畢業生來說,賬并不難算。到手七八千塊錢,交完房租,算上飲食,剩下的也就不多了。也有人說:“由于學校和專業的原因,工作可能不算難找,但是待遇不夠,很多外地的同學也就沒有選擇留在上海?!?/p>
相比之下,一些上海本地的畢業生則對薪資沒有看得太重。今年本科大四學軟件工程的小李更看重企業本身,薪資“沒有太大關系”。將法學作為自己第二學位的小黃同樣家在上海,希望自己能在法律的道路上發展,對于眾人調侃的律所前三年“自備干糧”也欣然接受?!氨绕鹦劫Y,對崗位的專業性更在意?!彼f。
接受采訪時,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主任周國良也談到兩類求職者的區別。從人社工作開展的角度,周國良表示,本地求職者因為家在上海,在就業選擇方面會受到家庭的影響,要為他們提供穩定的職業規劃;而外地求職者面臨的問題是較高的生活成本,要做的是降低他們來到上海的門檻和成本。
薪資之外,“加班”是大家最關心的另一方面。經歷了一個月加班三四十個小時的車企實習,有人直呼“工資可以少一點,但是不想再加班了”,也有畢業生雖然盼著“少一點加班,少一點開會”,又馬上表示應屆生在這方面沒有“議價權”。
對薪資有所期待的畢業生大多表示,相較于收入待遇,“內卷”和“加班”在一定范圍內也可以接受。“工資高一點,加班在我接受范圍之內就好?!薄翱梢跃恚灰劫Y和努力成正比就可以。”
招聘會人頭攢動
就業并非是唯一選擇
考研初試成績剛剛公布不久,來到招聘會上的應屆生們有的才經歷了失利,有的還處于復試備戰期間。對于本科畢業生來說,就業并非是唯一選擇??佳谢蛘吡魧W,本科學業最后的時間段里,不同的道路各自通往未知的遠方。
深造還是就業?面對這個問題,大家的腦海里都盤著一個“卷”字。
“實習的時候,轉正的都是碩士研究生?!薄艾F在參加實習,周邊都是海歸或者985碩士?!睂嵙曤A段的經歷讓小張和小丁意識到深造的必要,在她們眼里,碩士學歷是一個必要條件,是“不二選擇”,意味著更多的晉升機會和更長遠的未來規劃。
小張手里拿著海外院校的offer,小丁則正在準備考研的復試。對她們來說,參加招聘會是一個了解就業市場現狀的機會。“可以看看自己想去什么行業,幫助自己在讀研的時候有更加明確的方向。”小丁說。
相比之下,也有的同學考研成績并不理想。
大四學生小鄧考研失利后,決定先嘗試就業,也對比一下工作和學習的不同狀態,如果之后覺得工作不合適再考慮考研。但也是由于準備考研,小鄧錯過了此前的秋招,今天才是正式開始求職的第一步。帶著二十多份簡歷,她還是覺得有些緊張,“五險一金、三方協議這些都不太了解,面試也有點社恐,缺乏經驗”。
法學的第二學位把所有課程壓縮至兩年內完成,小黃的課余時間也不充裕。考研、法考的準備更讓她難以積累實習經歷,加上今年的法考還未全部完成,她在就業市場上也有些為難。
還未摒棄再考一年研的念頭,同步又在準備著雅思考試,在“深造還是就業”這個問題上,小黃仍然覺得自己有些迷茫。
招聘會上的年輕人們
“職業規劃很重要”
招聘會上可以看到,很多企業已經放出了面向2025屆畢業生的崗位。企業不斷往前趕,也提醒著高校學生要更早地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
專業、職業、興趣,當畢業生求職時,這三者總糾葛著。
小倪是今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三畢業生,她坦言自己不太考慮找專業對口的工作?!案呖歼x專業是家人幫著選的,后來考研也只想著怎么比較好考。到了真的要找工作的時候,發現沒有想象得那么容易?!毙∧咦鲞^本專業的實習,覺得并不太適合自己,求職的時候把目光投向其他行業。
攻讀軟件工程專業的小李則目標明確,希望找一份軟件開發相關,且能發揮自己日語特長的工作?;蛟S是日企,或許是其他方面可以運用,小李在招聘會上看到了能滿足要求的心儀企業,建立了不錯的交流。
工作難找,往往和早期職業規劃不明晰相關。事實上,選擇專業和職業,以及畢業了深造還是求職,都應納入職業規劃之中。
國投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運營總監翟鳴告訴記者:“很多同學選專業的時候沒有想過未來的發展,職業生涯沒有和自己的興趣聯系起來,對于要找的工作也沒有一個未來的目標。”
“很多人說要找穩定的工作,那么你喜歡嗎?”翟鳴的發問,源自在業內多年的觀察?!叭绻幌矚g,不論工資多少,可能都不是穩定就業。”她認為,大二大三學生就要開始考慮自己的專業是否喜歡,是否需要輔修另外的方向或是找想從事的行業的實習積累工作能力。
針對畢業生求職,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主任周國良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選擇行業比選擇企業更重要。”他將之形容為“水漲船高”,畢業生不必一開始就想拿很高的年薪,而要看到企業的發展、行業的發展、城市的發展。
在這場招聘會上徘徊的年輕人,他們求職的糾結和迷?;蛟S還將繼續。有人正堪堪起步,也有人從秋招開始海投了500份簡歷仍未落定。不少人都遭遇過簡歷投遞回音寥寥,于是線下招聘會成了絕佳的選擇,“至少能面對面聊得上”。
帶著期望,他們清空了帶到招聘會上的幾十份簡歷,加了不少hr的微信?!跋M粫闹闹也灰娙肆??!彼麄冎虚g的一位求職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