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民眾正在經歷新一輪巴以沖突帶來的創傷,他們的痛苦和絕望無止境。”聯合國中東和平進程特別協調員托爾·文內斯蘭在本周探訪加沙地帶后表示。
當地時間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在紐約總部召開會議,討論加沙地帶的局勢。文內斯蘭在會上表示,許多民眾流離失所,糧食和藥品等嚴重短缺,衛生條件惡劣,傳染病急劇增加,法律和(社會)秩序“幾乎全面崩潰”。
加沙人道主義局勢惡化,能夠送到加沙民眾手中的物資卻急劇下降。聯合國通訊專員阿赫德·埃利亞斯·賈拉塞赫向新京報記者提供了一份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的報告,報告中稱,由于激烈的沖突持續、援助物資運送通道受到限制以及日益嚴峻的安全形勢,為當地民眾提供救援服務的努力嚴重受阻。
過境口岸有限,空投物資寥寥
自2007年以來,以色列對加沙進行了陸地、空中和海上部分封鎖。
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前,以色列與加沙之間僅剩兩個開放的口岸,即埃雷茲口岸和凱雷姆沙洛姆口岸,分別用于加沙北部地區與以色列之間的人員通行和加沙南部地區與以色列間的貨物貿易運輸。沖突爆發后,這兩個口岸關閉數周。
拉法口岸是另一加沙與外界的通道。拉法位于埃及與加沙地帶南部交界處,雖然不受以色列控制,但也在其觀察范圍之內。
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后,以色列一度圍困加沙地帶,斷水、斷電以及斷糧。在國際呼吁加大對加沙地帶人道主義援助的呼聲下,以色列允許部分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通過拉法口岸進入。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9日,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爭相領取。圖/IC photo
2023年10月21日,埃及與加沙地帶南部交界的拉法口岸開放,20輛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卡車駛入加沙,口岸隨后關閉又開放。
此后,由于拉法檢查站通過的援助物資車輛有限,2023年12月,以色列重新開放了凱雷姆沙洛姆口岸,要求運輸援助物資的車隊接受檢查,再駛往加沙地帶分配物資。
隨著沖突持續,援助物資急劇下降。聯合國最新數據顯示,沖突之前,加沙每天依靠500 輛卡車運送物資進入,即使在今年1月以色列和哈馬斯激戰期間,大多數時候每天約有200輛救援卡車進入加沙。然而,從2月9日起,日均卡車數量已降至57輛。
口岸有限,有的國家轉向空投。據新華社報道,約旦空軍21日向巴勒斯坦加沙地帶北部空投一批援助物資。這是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約旦向加沙的第12次空投。
以色列被指阻礙運送,抗議民眾攔截卡車
新一輪巴以沖突促使以色列更加嚴格地檢查過境的國際援助物資。聯合國副秘書長格里菲斯表示,運載援助物資的卡車必須經過三重檢查才能進入加沙地帶。
美媒解釋了背后的原因:以色列試圖通過檢查防止其所謂的“兩用物資”進入,以色列稱這些物資被認為“用于民用,但可能滿足加強哈馬斯的軍事需求”。
以色列還被指阻礙加沙北部援助行動。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曾表示,今年1月1日至10日,在聯合國發起的向加沙北部地區提供援助的21次行動計劃中,只有3次得以推進。聯合國多次向加沙城提供醫療用品、向加沙城和北部的供水、衛生設施提供燃料的行動計劃都“被以色列方面拒絕”。
負責協調加沙援助準入的以色列國防部“領土政府活動協調處”(COGAT)對此則回應稱,以色列的行動符合國際法,他們“不阻止人道主義援助進入”。
以色列加強檢查之外,由該國人質家屬、無家可歸的以色列平民等人員組成的抗議者不止一次聚集在援助物資卡車過境點,如凱雷姆沙洛姆檢查站,企圖阻止救援物資卡車進入加沙。
即便進入加沙地帶,物資分發也異常困難
即使救援物資進入加沙,國際救援物資的分發也要經歷重重障礙。
以色列一度切斷了加沙的電力供應,加沙的通訊服務提供商表示,空襲摧毀了重要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此后,加沙地帶經歷了多次通訊中斷,導致當地民眾無法相互聯系或與外界聯系。
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發言人朱麗葉塔·圖馬表示:“通過電話協調和組織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運送變得異常困難?!辟Z拉塞赫援引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的報告稱,在持續的停電和電信服務不可靠/間歇性訪問的情況下,加沙救援人員迫切需要獨立的通信平臺來協調救援物品的交付。
據美媒估計,由于敵對行動持續以及軍隊破壞、封鎖或關閉道路,從南部的拉法到北部的加沙城本來大約需要45分鐘,現在同樣的路程需要幾個小時。
人道主義組織工作者無法安全穿過加沙地帶。如聯合國運送援助物資的卡車多次遭到以色列的炮火襲擊。據央視新聞報道,美東時間2月21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依據一份聯合國文件報道稱,以色列軍隊曾于2月5日在加沙地帶中部向聯合國運送重要人道主義物資的車隊開火,并且以軍阻止運送援助物資的卡車繼續前往加沙地帶北部。以色列國防軍對媒體表示,正在調查這一事件。
當地時間2024年2月20日,加沙地帶南部拉法,巴勒斯坦兒童接受醫療服務。圖/IC photo
同時,人道主義行動繼續面臨巨大挑戰。賈拉塞赫援引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的數據稱,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已有160名聯合國工作人員在加沙地帶遇害。
此外,加沙最大人道主義援助組織資金即將耗盡。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月22日,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駐黎巴嫩事務主任克勞斯表示,近東救濟工程處的資金即將于3月底耗盡,她呼吁宣布暫停資助近東救濟工程處的國家重新考慮向該機構提供資金。
上個月,以色列指控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12名員工與去年10月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的襲擊有牽連,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十余個國家隨后宣布停止向該機構提供資金。目前,聯合國方面正在對這一指控進行調查。
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成立于1949年,主要負責向生活在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以及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注冊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救助、教育和醫療等服務。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后,該機構在為加沙地帶民眾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加沙民眾生活艱難,國際社會呼吁立即?;?/p>
當前,加沙地帶人道主義狀況持續惡化,飲用水、食物和藥品等物資持續短缺,衛生醫療條件惡化,許多民眾常常處于饑餓狀態。
“我們再也受不了了,我們沒有面粉,在這么冷的天氣里我甚至不知道該去哪里。我們要求?;?。我們想活下去?!奔由吵蔷用癜~德對媒體說,整座城的街區都已化為瓦礫,街道上布滿了彈坑。
當地時間2月20日,世界糧食計劃署宣布,出于安全考慮,暫停在加沙地帶北部的運送工作。據賈拉塞赫介紹,當地民事秩序崩潰,以及缺乏有效的人道主義通知體系是主要原因。
“我們不得不作出選擇,暫停向加沙北部分發援助物資。在巨大的人道主義需求的背景下,人們的絕望程度令人難以置信。饑荒不一定會發生,但如果照此形勢發展,事態可能發生改變?!笔澜缂Z食計劃署執行主任辛迪·麥凱恩21日在社交媒體上說道。
世界糧食計劃署在一份聲明中描述了運送物資過程中遇到的挑戰:當地時間2月18日,載有援助物資的車隊前往加沙城。在加沙干河檢查站附近,一群人多次試圖爬上卡車拿取食物。一直到加沙城,雖然槍聲四起,但還能夠沿途發放少量食物。
次日,由于社會秩序崩潰,車隊遭遇了“徹底的混亂和暴力”,幾輛援助物資的卡車在汗尤尼斯和代爾巴拉赫之間的路段遭到搶劫,其中一名卡車司機遭到毆打。當時情形十分緊張,車上的面粉后來“自行分發”完畢。
據央視新聞報道,聯合國安理會2月22日就巴以問題舉行常規會議。中方代表再次呼吁以色列停止對拉法的軍事行動,確保人道援助不受阻礙地進入加沙,全力防止沖突外溢,重振“兩國方案”的政治前景。
此前一天,據新華社報道,美國20日再次否決聯合國安理會關于加沙沖突的決議草案,拒絕了國際社會關于立即實現人道主義停火的要求。這是自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美國第四次在加沙?;饐栴}上行使否決權。與此同時,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導致近3萬人喪生、近7萬人受傷。
新京報記者 朱月紅
編輯張磊 校對 趙琳
上一篇:5%!英偉達盤中重挫逾10% 所有人都在問:Why?
下一篇:好新聞,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