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周享玥
編 |鹿鳴
(圖源:視覺中國)
“前浪”賺了多少錢?
“是金子總會發光”,這是阿霽在面對不斷上漲的金價時腦子里涌現出的第一想法。
作為被此次金價暴漲眷顧的幸運兒之一,阿霽家的黃金存貨不僅成功得以解套,還小賺了一筆,“目前大概還有2000克左右的金條吧,前幾天看到價格漲到合適的心理價位了,就先以410元/克的價格出掉了一些,免得之后再跌”。
阿霽口中“發光的黃金”還在持續瘋漲中。
7月24日,倫敦現貨黃金一舉突破1900美元關口;僅3天后,就成功越過2011年以來保持了9年的歷史最高紀錄1921.15美元/盎司,再創新高,當天收1942.64美元/盎司;7月28日早間,現貨黃金更是一度升破1980美元/盎司關口,達1981.17美元/盎司,距離2000美元僅一步之遙。
國內黃金市場同樣火熱,數據顯示,截至7月28日收盤,滬金主力漲0.59%,報收429.94元/克,單日成交量46.07萬手,成交額達1994億元。
而根據周大福每日通報的金價,7月28日足金價格為573元/克,比前一天上漲13元。而在去年同期,足金的價格還僅為405元/克,相當于一年的時間里上漲了41.48%。這也就意味著一個30克的金手鐲,一年時間里漲價了5040元。
據阿霽介紹,自己家這次共賣出了500克黃金,獲得了大概二十萬元的現金,相比買入時候的價格,“盈利還是有一些的”。
阿霽家原來是做金銀珠寶生意的,在北京有個面積不大的小店,“大概有四個柜臺的樣子,店鋪開了十來年,賣首飾的同時,也會做一些回收黃金的生意,這是當時最賺錢的業務,低買高賣嘛”。
而阿霽家目前持有的黃金是阿霽的父親在2011年金價處于高點時買入的中國黃金的投資金條,最初是為了店鋪的生意而購入,但買入沒多久,阿霽家就因為店鋪效益不太好,決定不再做這門生意,只留了一些庫存作為投資持有。
“當時主要是覺得黃金比較保值,也沒有其他的投資渠道,就留下來了。后來,黃金價格比較低的那段時間,又再買進了一些,但是不多,一方面是因為當是買了房子、車子,手頭閑錢不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些沒信心?!卑㈧V說。
值得注意的是,阿霽提到的金價較低的那段時間,正是“中國大媽們”大肆抄底搶購黃金的那段歲月。
2013年4月,國際金價罕見暴跌,截至2013年5月末,金價已經下探至1386.4美元/盎司。看到機會的中國大媽迅速入市,抄底金價,商場的各種金飾金條每天都被搶購一空,甚至有人不遠千里前往香港搶金。
有數據顯示,她們以平均每盎司1300美元左右的價格買走了300噸黃金。而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中國黃金儲量是1948噸,這就意味著,放到今天,中國大媽當年買走的黃金約占全中國黃金儲備量的15%。
然而,不幸的是,這波抄底抄在了半山腰,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國際金價都一直處于下跌狀態,到2015年年底,國際金價甚至已經跌到了1060.24美元/盎司。
“當時賣就會虧得比較多,所以也就沒舍得賣?!睂τ谙癜㈧V家這樣經歷了金價的大起大落的黃金投資者來說,這個“舍不得”反而成了轉機,不僅讓他們成功等到了解套的時機,還成功大賺了一筆。
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倫敦時間7月28日收盤,國際金價為1958.43美元/盎司。據此測算,如果大媽們在買入之后并不曾賣出黃金,那么直到現在,粗略估算,拋售300噸黃金大概能為其賺下近70億美元,投資回報率高達51%。
(圖源:視覺中國)
“后浪”跑步入場
除去曾經橫掃黃金市場的中國大媽以及金條等實體黃金的長期投資者,更多的“后浪”正在不斷“跑步入場”,并在此次金價大漲中實現了獲益。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過去往往規避投資黃金的年輕投資者,現在正開始對黃金顯示出前所未有的興趣。據數據顯示,備受年輕散戶青睞的美股互聯網經紀商Robinhood平臺最近在有關黃金ETF的交易活動上就出現了大幅增加。其中,購買全球最大黃金ETF——GLD的Robinhood用戶更是在上周四突破了2.9萬,而一年前這一數字還僅為6000左右。
不過,相比起現貨黃金,這些年輕投資者們的投資方向更多偏向于黃金期貨或是場內的黃金ETF基金。據百度指數數據顯示,7月中旬以來,“黃金ETF”新聞頭條指標從每日200條水平激增至了1000條以上。而按人群屬性分,對該主題最感興趣的兩類人群分別是30-39歲人群、20-29歲人群。
今年25歲的阿夏就是其中一位。據她介紹,自己最開始投資黃金ETF基金實際上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買入的,“我從去年年初開始對投資理財感興趣,在自學了幾本理財相關的書籍后,就開始嘗試買基金,當時正好看到支付寶有一個一元買黃金的活動,于是就試著買了幾百塊錢的”。
據阿夏提供給AI財經社的一份截圖顯示,自2019年四五月份第一次買入華安黃金以來,她又陸陸續續進行了十余次加購,每次只買入三四百塊錢,但憑借著自己的直覺和對形勢的分析,阿夏幾乎每次買入都買在了低點,這也讓阿夏得以以約3500元的本金,獲得了高達1091.11元的收益,投資回報率高達31.17%。
(圖源:采訪對象提供)
對于之后的計劃,阿夏表示,肯定還會選擇合適的時機繼續加倉,暫時也沒有賣掉的打算,“因為我一直相信,黃金起起落落,但大的趨勢還是上升的”。
與阿夏的漸進式買入不同,阿木更偏向于選擇“少次大量”的投入方式。據他透露,自己是從2019年7月開始買入黃金ETF基金,第一次大概買了4萬元,中間又操作了幾次,到今年五六月份時,恰逢金價大漲,就抓緊機會拋出,凈賺了約3800元。
不過,賣出后不久,他就又在朋友的推薦,重新買入了4.5萬元的博時黃金,截至目前,共有大約115克的持有量,價值約為4.71萬元,相當于僅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就已經實現了兩千多元的收益。
阿木表示,自己目前的投入已經算是高峰了,之后不會再考慮加倉,但將繼續持有現有黃金,“佛系投資,讓它自己慢慢跳吧,實在跌得不行了就換成實體給老婆用”。
金礦企業開啟爭奪戰
相比起普通投資者,黃金概念股或許是更大的受益者。
今年以來,隨著金價不斷走高,黃金股也迎來了“高光期”,股價集體大幅上漲。其中,又以赤峰黃金上漲最多,截至7月27日收盤,股價報收17.84元/股,相比年初的股價,漲幅高達249.80%。貴研鉑業、周大生、銀泰黃金、濟南高新等上漲超40%,中金黃金、恒邦股份、山東黃金、盛達資源、老鳳祥等則上漲了約30%。
(制圖/周享玥)
不過,隨著金價短暫性沖破1980美元/盎司大關后,跳水回落至1940美元/盎司左右,赤峰黃金、銀泰黃金、中金黃金、山東黃金、鳳祥等多只黃金概念股的股價也隨之下挫,相比前一日股價出現大幅跌落。
這波價格波動不僅讓上海黃金交易所于當日午后發通知警示風險稱,“若黃金、白銀風險狀況進一步加劇,交易所將根據市場情況采取適當的風險控制措施,防范市場風險,維護市場穩定,保護投資者利益?!币沧屖袌鰧S金市場之后的走勢產生了不同意見。
摩根大通認為,2020年以來黃金價格已經飆漲了約28%,預計很快就會失去上漲的動力,目前對黃金的態度已轉為中性。高盛、瑞銀、花旗、美國銀行在內的幾家機構則對黃金的未來依然感到振奮。
高盛將未來12個月黃金價格預期從先前的每盎司2000美元上調至了2300美元,花旗則認為,金價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間,預計將很快突破2000美元,并將長期維持漲勢。而瑞銀預計,金價維持在每盎司2000美元左右可能是“新常態”,并可能在“風險”情景下升至2300美元;美國銀行則堅定認為3000美元/盎司來日可期。
國內研究機構上,7月28日,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由于美國疫情再度爆發,增加經濟重啟不確定性,企業債務壓力驟增盈利惡化或引發美股二次下跌風險。為對沖疫情影響加大財政刺激力度,政府債務規模迫近上限沖擊美元信用體系,上調2020/2021年黃金目標價為2100/2500美元每盎司。
(圖源:視覺中國)
盡管市場對金價之后的走向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已經為“狂歡”做足準備的金礦生產商或許還將享受較長一段時間的金價“紅利”。
據悉,早自2019年開始,全球金礦生產商們便紛紛開始了金礦爭奪戰。如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廠商之一紐蒙特公司早在2019年4月就以100億美元完成了對Goldcorp的并購,預計在此后數十年時間里每年將生產600萬至700萬盎司的黃金。
而據美銀美林最新報告顯示,由于一些企業擁有的金礦已經接近耗盡,需要買入新的金礦來彌補,2020年二季度全球黃金生產行業出現了12起兼并收購案,總額達到26億美元,遠超平均水平,更是2012年四季度以來黃金礦產行業兼并行動最多的一次。
反映到國內,5月8日,山東黃金與特麥克資源公司簽約,擬以2.3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1.53億元)的交易對價取得特麥克100%的股權,該公司的核心資產是位于加拿大Nunavut省東北部的霍普灣(Hope Bay)項目100%權益,而霍普灣項目有三個礦區,礦權面積為1101平方公里。
無獨有偶,6月13日,紫金礦業也宣布稱,擬以3.23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6.99億元)收購圭亞那金田有限公司,收購完成后,紫金礦業黃金資源量將超過2000噸。
另據天風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江銅子公司恒邦股份目前正在洽談收購水旺莊金礦和李家莊金礦兩座合計黃金儲量約190.88金屬噸的大型金礦股權。若收購成功,恒邦股份黃金儲量將達到 347.45 噸,成為僅次于紫金、山黃和中金之后的第四大A股黃金上市公司。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阿霽、阿夏、阿木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