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胖部/文)
三月以來大批新劇開播,其中《飛馳人生熱愛篇》和《唐人街探案2》的同期上線,讓人難免感慨,國內影視公司的IP宇宙夢,依然在保持沖刺。
過往十多年里,中國影視行業什么時候能有自己的“電影宇宙”、“IP宇宙”,是行業里一直在問、在實踐的重要商業化方向。
國產影視需要IP宇宙嗎?距離做出成熟的IP宇宙,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這些問題,在2008年至今,似乎可以有一個比較清楚的階段性觀察。
影視宇宙,太難了
2008年6月,北美觀眾們愕然發現,上個月火爆銀幕的鋼鐵俠,出現在了《無敵浩克》結尾的彩蛋里。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電影宇宙的魔力在未來十年,刮起了全球電影行業的狂風巨浪。
這十年,也是中國電影探索商業化、工業化最積極的十年?!坝钪妗?,也就成為影視人都想摘下的商業化明珠。
事實上,國內在2012年提出基于優質IP的“泛娛樂”概念,正是影視宇宙的底層邏輯:通過一個具有商業價值的IP,提升內容開發的確定性,以及影、劇、綜、動畫等更多元方向的聯動可能。
但摘下這顆明珠的難度,比想象的更大。而難度首先在于對IP的要求是真的高。
一是商業上,需要一個足夠有市場號召力的好內容品牌,能夠在前期就吸引觀眾的好感和注意力,并對其中的人物產生共情。
二是內容上,故事需要足夠新穎的獨立世界觀,并能夠提煉多個具有觀眾好感的群像,形成提拉更多故事線實現敘事的合力。這就和系列電影,比如“侏羅紀世界”“速度與激情”“疾速追殺”等形成差別,其衍生內容基本沒有熱度。
三是制作上,要考慮影視化的門檻。美漫類的開放式IP就比較典型,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篇章里的設定都不相同,如何講一個讓所有人滿意的故事難度很大,在這方面DCEU有足夠多的教訓可以分享。
有多難?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好萊塢,十多年來只成功打造了一個半IP宇宙。
最成功的當屬漫威第一到三階段;但即使強如漫威,2019年以來也耗光了全球觀眾好感度,在長期口碑拉胯之后在去年陷入虧損泥淖。
半個是“怪獸宇宙”宇宙,靠著壓縮成本基本每部都能考票房回本,還能刺激下衍生品市場,但內容太差始終粉絲有限。
此外,DCEU更慘,折騰十年后洗牌重組;“星戰”宇宙一言難盡成了小圈子自嗨;派拉蒙的“黑暗宇宙”,更是在首作《新木乃伊》慘敗之后直接匿了……
商業邏輯自洽的IP宇宙,為什么在實踐難度上如此“地獄”?
華語IP宇宙,痛并快樂著
在資本入局、狂造大片的華語影視“PPT時代”,IP宇宙是個被講爛了的故事。
彼時,最火爆的IP當屬“西游記”,零零總總官宣的項目有幾十部;而在落地的時候,最火爆的項目又變成了“鬼吹燈”,畢竟“西游”的神仙世界做特效太貴,胡八一挖坑能花幾個錢?
部分版本“胡八一”
但一方面,這些項目少有單個公司主體進行系統性開發的;另一方面,在資本推動下內容質量基本堪憂。
制片人肖揚向搜狐娛樂分析:“在IP開發方面,國內還是以單線程的一錘子買賣為主,IP改編或影劇聯動是最主要的開發模式;頂多會有如《鬼吹燈》這種系列劇的開發方式。當初《唐人街探案》的劇集成功,現在想想真的比較意外。”
2020年《唐人街探案》網劇,打造了前八集“封神”的效應,而脫離了電影版王寶強、劉昊然的市場效應依然能打造熱門,這才把IP價值初步提升到了“宇宙”級別。
這或許也是《飛馳人生》想走的方向,試圖以影版的車手群像展開更多故事,網劇《飛馳人生熱愛篇》就是聚焦電影主角張弛與第一部中林臻東的關系。
但上線以來的數據,讓這一輪“宇宙探索”有些虎頭蛇尾。
截至3月7日,《唐人街探案》第二季上線一周后,站內熱度仍未突破8000,這一數據甚至不如收官許久的《南來北往》;而《飛馳人生熱愛篇》站內熱度最高在6600+,主要榜單都很難進入前十。
問題還是出在內容上。
《飛馳人生熱愛篇》在春節檔《飛馳人生2》大殺四方的當下,其實是最具市場屬性的時候,能夠部分抵消觀眾對其IP劇集的觀望態度。
但一來,劇情實在是缺乏爆點,張弛上身林臻東之后的操作,儼然是小鎮青年的自嗨行為,劇情無聊且強行;二來,《飛馳人生》第一部的質量,其實也沒有和觀眾產生深度羈絆,觀眾對林臻東的經歷沒那么感興趣。
《唐人街探案》第二部的問題比較類似。
作為一部懸疑劇,其故事質量下滑明顯,林默篇兩個故事都有大量的推理漏洞,反而樂于去制造一些恐怖的視聽噱頭。
而傳播受限或許也與電影《唐人街探案3》的表現有關,這部備受期待的電影以豆瓣5.3分收場,對IP的傷害或許反映在系列下一部作品上。
“唐探”系列并非基于既有IP開發,而是第一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之后,定制了IP開發方向。也因此,觀眾們更多地是因為內容認同而聚集,情懷認同還不強,所以基本盤不算扎實。
“IP宇宙最重要的,就是前期錘煉人物群像、形成敘事合力的過程中,不能出大的質量問題,形成觀眾對人物的認同和共情,然后他們才會為整個IP宇宙的后續內容買單。而這是我們長期以來的弱項。”行業記者磊磊說。
“從《西游記之大鬧天宮》至今,華語IP宇宙依然受困于質量問題。而IP宇宙本來就對內容有更高的要求,所以開發的‘宇宙’項目就非常擰巴?!毙P表示。
誰需要IP宇宙?
其實從一開始,不論是電影宇宙,還是泛娛樂IP,不同的理念指向的是同一個問題。
如何讓想要入局的資本覺得,投資高風險的影視行業也有確定性和性價比。
這是進入21世紀,全球影視行業資本化之后的共同課題,而“宇宙”僅僅是更具延展空間的一種開發思路。其最初追逐的就是商業價值,所以馬丁·斯科塞斯會說超英電影是“主題樂園”。
在這種模式下,商業炒作是常態,內容及格是意外。
“IP宇宙最考驗的,其實就是制片人?!崩诶诒硎尽?/p>
“目前在市場上能夠取得一定成績的IP宇宙,無一例外地需要一個有能力、有熱情的內容掌舵人,能夠準確把握每一部影劇之間的內容關聯,且了解IP粉到底想要看到什么內容,這才能不斷培養IP的深度粉絲?!?/p>
而事實也證明,沒有好的內容打底,單純靠宣傳炒作、堆砌視效,IP的宇宙向心力會被很快消耗殆盡。
“觀眾需要的是內容價值,商業上的考量與他們無關,你跟他們談IP宇宙,沒用的。”
華語的“IP宇宙”還有多遠?需要時間,也需要努力。
“第一,影視公司需要有創作指導能力,不能只算經濟賬,從流量思維里走出來,從‘觀眾想看誰’轉移到‘觀眾喜歡什么內容’上來;其次,玩IP宇宙真的需要好編劇,沒有一批過硬的團隊把核心創作團隊的意圖落到紙面上,盲目趕工期沒有意義。”肖揚說。
想摘行業的“明珠”,需要行業真正成熟起來。
或許相對利好的是,影視技術的迭代,正在給華語IP宇宙帶來新的創作機遇。
肖揚指出:“現在很有意思的一點,還在做‘宇宙’的,基本是現實題材,做懸疑、做賽車、做探險。但其實IP宇宙的大頭應該是幻想類的,而我們多年來因為特效的問題,很難實現成本和質感的平衡?!?/p>
如今,從虛擬拍攝技術已經投入使用,到AI視頻開啟可能的新時代,國內影視行業是有機會跳過工業壁壘、進入智能化時代的。
那些《山海經》《搜神記》里的異獸,也有望真實地出現在屏幕里;而《流浪地球》《三體》的大場面,可以在劇版里做得有質感。
這種制作能力的解綁,如果能在未來幾年出現,將給華語IP宇宙帶來突破的機會。
“前提是,行業里有足夠的人,愿意好好講故事了?!毙P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