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之后,烏克蘭第一夫人澤連斯卡婭也到美國國會發表演講,以熟悉的味道再次以照片展示出烏克蘭人或受傷、或被殺害、或流離失所的場景,怒訴烏克蘭百姓生靈涂炭,煽情描述:俄羅斯在獵殺,美國在“救人”,促請美方提供更多武器及防空系統。
而遠在烏克蘭的澤連斯基表示,澤連斯卡婭此行必有大收獲。
美國加注
果然,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進行商討后,美國政府稍后會宣布再提供4架“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給烏克蘭。
為什么明明烏軍戰場失利,美國依然要將援烏的“海馬斯”系統數量提高到16架呢?米利認為,在頓巴斯地區,俄軍三個月才推進了不到十英里。
為什么烏克蘭這么青睞“海馬斯”?
“海馬斯”火箭炮,火力強射程遠,即使打擊俄軍縱深目標,也不需要部署在最前沿,烏軍感覺很安全。而“海馬斯”輪式底盤機動性強,最大時速85公里,加滿油能跑480公里。烏軍曝光的操作中,這些火箭炮可以直接在公路上進行發射,在十多秒內完成6彈齊射。停下就打,打完又跑,俄軍炮位偵測雷達即使探測到火箭炮炮彈軌跡,進行反推定位,但等到訂好參數準備開火,“海馬斯”可能已跑遠了。
在近日的戰斗中,烏軍使用“海馬斯”發射12發炮彈擊中俄軍重要補給橋梁,這是烏克蘭少有的優勢項目,不過令美方擔憂的是炮彈的快速消耗。
自2月下旬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約8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其中6月份提供了大約22億美元。目前美國把對烏發放的“海馬斯”系統數量提高到16架,如此上限,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在后續美國只能提供超標的武器,或是徹底斷供。
俄亮肌肉
不過“海馬斯”有用,也不是完全無敵。
俄軍就發布了摧毀的美制“海馬斯”多管火箭發射器,并公布相關畫面,秀出戰利品。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中將宣稱,在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克拉斯諾阿爾梅斯克居民點地區,俄軍摧毀美制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發射裝置和運輸裝載車。
俄軍事專家德米特里博爾堅科夫表示,美國提供的系統數量不多,每摧毀一個都是一次重大成功。
俄軍事專家表示,到目前為止,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火箭彈射程為70-80公里。為了打擊俄后方目標,烏軍必須將車輛開到合適的距離,雖然邊打邊跑,但無人機的偵察,讓坐標數據能夠快速傳回總部。
所以,美方對俄羅斯與伊朗的合作十分不安,如果伊朗提供無人機,將極大增加俄羅斯戰場優勢。在獲得精確定位后,俄“旋風”火箭炮和“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都能夠對其進行有效打擊。
所以后續烏克蘭想要扭轉局勢,可能需要美國提供射程超過300公里的遠程高精度ATACMS導彈,但這將美俄之間的關系,讓俄烏問題變成更加嚴重的世界問題。(晉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