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 朱珉迕 舒抒 王閑樂 胡幸陽 謝飛君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回答有關地方債問題時說,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事關發展安全、事關民生福祉、事關財政可持續運行的重大問題。近年來,財政部會同有關方面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把防風險、推動財政可持續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健全完善地方政府法定債務管理,積極穩妥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藍佛安說,2023年,按照黨中央關于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的決策部署,各部門各地進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更多更實舉措,取得積極成效。財政部在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空間內安排一定規模的再融資政府債券,支持地方特別是高風險地區化解隱性債務、清理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緩釋到期債務集中償還壓力,降低利息支出負擔,按照省負總則、市縣盡全力化債的原則,各地制定方案、逐項明確措施。
他表示,經過各方面協同努力,地方債務風險得到整體緩解,地方政府法定債務本息兌付有效保障,隱性債務規模逐步下降,政府拖欠企業賬款清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地方融資平臺數量有所減少?!翱偟目?,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p>
藍佛安說,下一步,財政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強化源頭治理、遠近結合、堵疏并舉、標本兼治,會同有關方面不斷完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加快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在高質量發展中逐步化解債務風險。
一是加強地方政府法定債務管理。優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結構,科學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統籌安排工業性項目債券,完善專項債券借、用、管、還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提高使用效率。
二是進一步推動一攬子化債方案落地見效,鞏固前期成果,指導督促地方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通過安排財政資金、壓減支出、盤活存量資產資源等方式逐步化解風險,在債務化解過程中找到新的發展路徑。
三是嚴格違規違法舉債問題的監督問責。健全跨部門聯合懲戒,嚴格落實地方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制、債務問題倒查機制,對新增隱性債務和不實化債等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加大問責結果公開力度,發揮典型案例震懾效應。
四是構建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建立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監管體系,遏制新增隱性債務,有序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分類推進融資平臺轉型。
欄目主編:張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