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好用活“錢袋子”,把錢花在“刀刃”上?近日,省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7個方面22條重點改革任務,明晰了我省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路線圖”。
預算所做的工作就是把錢花得效率更高一點,據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在文件起草時重點把握了四個方面:一是全面對標對表,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單管理制度,全面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二是緊扣財政定位,將“緊日子?;尽⒄{結構保戰略”“項目為王、大抓項目”“壓縮非生產性支出”“以結果為導向”等要求融入改革中,體現以政統財、以財輔政,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三是突出河南特色,將近年來好的經驗做法,如推進零基預算改革、績效管理四掛鉤、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等融入改革中,持續深化,鞏固改革成果。四是緊密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各項政策措施,盡量進行細化、實化或者強化,著力提高改革舉措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加強重大決策部署財力保障
杜絕大手大腳花錢、奢侈浪費等現象
在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加強重大決策部署財力保障。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不折不扣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厲行節約辦一切事業,持續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建立節約型財政保障機制;以保基本、保戰略為重點,壓縮非生產性支出;持續強化不同專項資金之間以及同一專項資金不同使用方向之間競爭分配機制。嚴格控制競爭性領域財政投入,強化財政對具有正外部性創新發展的支持。嚴格控制政府性樓堂館所和信息化項目建設,堅決杜絕大手大腳花錢、奢侈浪費等現象。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清理壓縮各種福利性、普惠性、基數化獎勵。推進支出標準體系建設,根據國家基礎標準,建立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標準體系。
加強財政收入統籌管理,將依托行政權力、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及特許經營權拍賣收入等全面納入預算,加大預算統籌力度。完善收費基金清單管理,實行動態更新并向社會公開。推進財政支出政策統籌。強化部門(單位)收入統籌管理,各部門要加強對所屬單位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非財政撥款收入的管理,將依法依規取得的各類非財政撥款收入完整足額編入部門(單位)預算,未納入預算的收入不得安排支出;非財政撥款收入能夠滿足需要時,一般不再安排財政撥款,有條件的部門(單位)可在下屬單位之間統籌調配非財政撥款收入;對非財政撥款收入長期存在大額結余的部門(單位),財政部門可要求其將結余資金按一定比例上繳國庫。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出租、處置等收入要按規定及時足額上繳國庫或納入部門(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盤活存量資金資源,嚴格執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有關政策規定,完善結余資金收回使用機制;結轉資金不需按原用途使用或支出進度明顯滯后的,可收回調整用于急需事項。
把錢花在“刀刃”上
強化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監管
如何加強預算編制管理?《實施意見》指出,改進政府收支預算編制,各級政府要將全部收入和支出依法納入預算,實事求是編制收入預算,嚴格落實收入預算由約束性向預期性轉變要求。嚴禁將政府非稅收入與征收單位支出掛鉤。改進轉移支付預算編制,省、市兩級政府要依法依規提前下達轉移支付,增強下級政府預算編制的完整性、主動性。加強部門(單位)預算管理。強化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建立政府采購需求標準體系。對適合以市場化方式提供的服務事項,要依法依規實施政府購買服務,堅持費隨事轉,防止出現“一邊購買服務、一邊養人辦事”的情況。
國家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何進一步增強財政支出精準性?確保資金“花在刀刃上”?在強化預算執行約束方面,嚴格預算執行管理,依法依規加強收入征管,著力提高收入質量,確保預算收入如實反映財政收入情況;嚴禁虛收空轉,嚴禁收取過頭稅費、違規設置收費項目或提高收費標準,嚴禁將財政收入規模、增幅納入考核評比內容,嚴禁違法違規制定實施各種形式的歧視性稅費減免政策。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嚴禁超預算、無預算安排支出或開展政府采購。對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實行國庫集中收付管理,完善國庫集中支付控制體系和集中校驗機制,實行全流程電子支付;根據預算和項目實施進度撥付資金,合理控制庫款規模,優先保障“三?!焙驼畟€本付息支出,嚴禁將國庫資金違規撥入財政專戶,各地國庫集中支付結余不得按權責發生制列支。建立健全直達資金監控體系,強化從資金源頭到使用末端的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監管,確保資金直達使用單位、直接惠企利民。
把賬“曬”在陽光下
落實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制和債務問題倒查機制
對于政府債務管控,《實施意見》提出,加強政府債務預算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分配機制,促進一般債務限額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匹配,專項債務限額與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及項目收益相匹配。強化政府債務預警管控,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完善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綜合評估政府償債能力,建立健全政府債務與項目資產、收益相對應制度。加強風險評估預警結果應用,有效前移風險防控關口。
加強財政可持續風險防控,完善縣級“三?!鳖A算審核、運行監控、風險處置等管理機制。除黨中央、國務院統一要求以及共同事權地方應負擔部分外,上級政府及其部門不得出臺要求下級配套或以達標評比、考核評價等名目變相配套的政策。加強醫療、失業、工傷等社?;鸸芾恚七M省級統籌,根據收支狀況及時調整完善繳費和待遇政策,促進收支基本平衡。將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作為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常抓不懈,堅決遏制增量,妥善處置和化解存量。強化常態化監管,依法依規向企事業單位撥款,決不允許通過新增隱性債務上新項目、鋪新攤子,嚴禁以企業債務形式增加隱性債務,嚴禁各級政府通過金融機構違規融資或變相舉債。金融機構要審慎合規經營,嚴禁要求或接受各級黨委、人大、政府及其部門出具擔保性質文件或簽署擔保性質協議。嚴格落實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制和債務問題倒查機制。
如何提高預算管理信息透明度,把錢“曬”在陽光下?《實施意見》提出,改進預決算信息公開,推進財政信息共享共用,發揮監督協同效應。嚴格落實國家和省預算管理一體化業務規范要求,研究建立預算指標控制制度,完善全省統一的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完善全覆蓋、全鏈條的轉移支付資金監控機制,實時記錄和動態反映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撥付、使用情況。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實現財政與組織、編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稅務、人行、審計、公安、市場監管、教育等部門間的基礎信息按規定共享共用。(記者 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