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到學校就說就肚子疼,一回家就沒事,我看就是裝的”、“從睜開眼就坐屋里,什么都沒干還喊累”、“你這年紀輕輕的,整天哭喪著臉干什么”、“小孩子哪有那么多煩惱?你這就是心理素質太差了”……不知道您是不是說過,或者聽到過這樣的話。其實,這些表現,不是孩子因為不想上學裝出來的,也不是青春期叛逆。他們可能正深陷泥潭,急需幫助,而我們對抑郁癥的誤解,卻恰恰推波助瀾。
本期,由燕之屋獨家冠名的CCTV-4大型健康類欄目《健康中國》特邀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醫師曹慶久,談談青少年兒童抑郁癥的防治問題。
圖:由燕之屋獨家冠名的CCTV-4大型健康類欄目《健康中國》
這是一個正在困擾越來越多青少年兒童的精神障礙疾病——抑郁癥。據中科院2021年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顯示,當年中國抑郁癥人數有大約9500萬人,我國青少年抑郁癥狀檢出率為24.6%,重度抑郁癥狀7.4%,抑郁癥發病群體呈年輕化趨勢,社會急需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
本期節目邀請到三組頗具特色的嘉賓,跟專家共同討論防治青少年兒童抑郁癥的話題。牛鋼家庭從兩歲起培養孩子拳擊格斗,作為格斗教練,他對運動排解情緒、提高孩子自信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第二組嘉賓是兩位脫口秀姐妹。即便是站在臺上嘻嘻哈哈的脫口秀演員,也一樣有過不少煩心事。杜月明更是在青少年時期有過抑郁的經歷。這次做客《健康中國》,他們希望能夠把自己的經驗帶給大家。 第三組嘉賓秦懿佳和董浩陽是一對情侶,他們都曾不幸經歷過長期的抑郁癥折磨。如今相伴走出抑郁癥的陰霾,他們開始在網絡平臺分享自己的療愈經驗,幫助了不少深受困擾的患者。這次來到《健康中國》,他們帶來了不少病友鮮活的案例,希望能夠幫助到觀眾朋友,遠離抑郁困擾。
圖:由燕之屋獨家冠名的CCTV-4大型健康類欄目《健康中國》本期嘉賓
節目中,曹醫生告訴大家,在青春期,青少年的身體已經發育成熟,但是認知、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青春期,首先孩子會面臨很多困擾,例如:與家長的相處、與同學的矛盾等,處于一個壓力很大的時期。再有,大腦發育導致的激素變化會影響青少年的情緒,也是導致青少年抑郁高發的原因之一。
圖: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醫師曹慶久做客燕之屋《健康中國》
到底是什么在對青少年兒童抑郁癥產生影響?
很多人認為是現今孩子們的學習壓力,其實并不一定如此。學習壓力固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孩子的社交壓力其實一點兒不比成人小。而且由于家庭因素對青少年兒童來說影響很大,所以決不能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而忽視對孩子生活和情緒的關注。
圖:由燕之屋獨家冠名的CCTV-4大型健康類欄目《健康中國》
孩子患上抑郁癥,家長應該怎么做?
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子不會抑郁,小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甚至有人說“你看有的人吃不飽穿不暖,你現在生活條件那么好,你有什么可抑郁的?”大人都會有抑郁狀態的時候,何況是孩子。家長首先應該去理解孩子和幫助孩子。多帶孩子走出家門,親近生命,感受自然?;蛘呗犚魳贰⑷ド⒉?、做運動等,家長和孩子一起,去找到一種對孩子有幫助的健康方式,帶孩子走出抑郁的困擾。
運動和抑郁癥治療的療愈關系有多大?研究表明,適度運動對于抑郁有治療作用。如果在一周的時間里,運動多的人比運動少的人多運動75分鐘,75分鐘要達到一個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程度,運動多的人比少的人抑郁的發病率會降低18%;如果在一周的時間里,運動多的人比運動少的人多運動出150分鐘的話,運動多的人抑郁的發生率會減少25%。
運動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關鍵。燕之屋* 26年專注高品質燕窩(*燕之屋指燕之屋企業),堅持“一碗好燕窩,滋潤天下人”的初心,致力于將健康、營養、美味的高品質燕窩帶給萬千國民,提倡健康飲食,助力美好生活。以燕之屋旗下高端燕窩品牌“碗燕”系列產品碗燕·尊享款(冰糖款)為例,原料甄選東南亞高品質金絲燕燕窩,配料僅含燕窩、冰糖、純凈水,天然純粹。經反復實驗測試,采用121℃高溫燉煮,精控鎖鮮,充分萃出燕窩的營養價值,并通過核心技術研制,實現“0脂肪 0防腐劑 0增稠劑 0添加劑”*(*指本產品生產過程中0%添加防腐劑山梨酸鉀、苯甲酸鈉,0%添加增稠劑瓊脂)。營養滿溢,還原燕窩風味,助力大家保持身心好狀態。
圖:由燕之屋獨家冠名的CCTV-4大型健康類欄目《健康中國》
在本期的《健康中國說》中,華大集團執行總裁、生物學博士尹燁從基因和社會學的角度出發,解讀應該如何正確看待抑郁癥。如何有效地跟抑郁癥患者溝通?尹燁引用著名的醫生特魯多的墓志銘來闡述:偶爾被治愈,有時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同樣,抑郁癥的患者最想聽到的話:我懂你、別害怕、我一直在您身邊、這不是你的錯、我們一起承擔、還有什么我能幫忙的嗎?如果您實在不知道說什么,那就靜靜地陪在他的身邊保持沉默。有時候一個人需要的只是一顆傾聽的耐心。
圖:華大集團執行總裁、生物學博士尹燁做客燕之屋《健康中國》
本集《健康中國行》板塊,兩位腦科學領域的專家亦帶來精彩分享,他們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趙國光院長、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的羅敏敏教授。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趙院長通過一個ERP腦電測試,為觀眾解讀抑郁癥患者神經環路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趙院長表示,神經調控技術已經為癲癇和帕金森患者帶去了治愈的希望,但由于參與抑郁癥發病的腦內結構更復雜,還需要探索更好的調控靶點,才能讓這項技術給難治性抑郁癥患者帶去好消息。而在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聯合所長羅敏敏教授和副研究員袁正巍,他們在小鼠身上找到了非常有效的神經調控抑郁的靶點。 通過一系列的動物實驗,我們在抑郁的小鼠身上看到了驚人的變化,也期待著有一天這個靶點能應用在深度腦刺激技術上,為人類的難治性抑郁癥帶來治愈的希望。
圖: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趙國光院長、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羅敏敏教授
本期的《運動處方》,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健康氣功管理中心研究員崔永勝帶來的預防干預抑郁癥的運動處方。由源于《五禽戲》的虎撲、鹿抵組成。主要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老虎,一只梅花鹿,融入情景,達到移情易性,改善抑郁狀態。大家不妨在收看節目的同時,一起跟著做一做。由燕之屋獨家冠名的CCTV-4大型健康類欄目《健康中國》于每周日晚17:00-18:00通過CCTV4亞洲版、歐洲版、美洲版面向全球播出,更多內容,歡迎鎖定燕之屋獨家冠名的《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