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品牌烘焙連鎖店當天沒賣完的食品會被扔掉。新華社記者相文昊攝
上海某餐飲減損團隊負責人近期探訪10家面包店,結果發現,打烊前半小時,有上千個面包被丟掉,有門店報損率甚至超過50%。
為何報損率高、浪費多
業內人士認為,對未售出的面包進行報損和處理是行業慣例,但一些忽視社會效益的商業策略加劇烘焙行業浪費。
一家面包店店員說,面包烘焙過程中,還有一些形狀不太好看、做得稍小了、烤得稍焦了的殘次品,這些不好出售,也只好一扔了之。
盲目追求包裝“大”、貨架“滿”。近年來,倉儲類大型超市走紅,烘焙產品屢屢“出圈”。但部分大型商超的面包僅推出大包裝兜售,幾乎不提供小分量的選項,普通消費者難以在保質期內全部食用。
一些商超和烘焙門店追求貨架擺滿帶來的視覺沖擊感?!胺N類要齊全、櫥窗要擺得滿滿當當,才會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腿巳绻豢礄淮翱湛盏?,覺得沒剩什么東西會轉頭就走,甚至有店鋪臨近夜晚還源源不斷烘烤面包?!币患掖笮瓦B鎖商超的運營負責人說。
品牌溢價高,所以報損高也“虧不了”。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烘焙行業是傳統高溢價行業,即使加上損耗浪費的部分,毛利率仍然有較大空間。
“為了宣傳所謂‘極致’的品牌形象,很多連鎖烘焙企業寧可將賣不出去的產品扔掉,也不愿打折促銷減少浪費。”某烘焙企業負責人徐先生說。
一家面包店店員坦言,如果對剩余產品打折出售,折扣太大的話,可能會影響到面包的正常銷售,有些顧客可能會故意等到打折后再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