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近日,陜西的一位未成年人在游戲《蛋仔派對》中結識一位“好人”,愿意幫助他免費領取皮膚,結果扭過頭來就分15次轉走了未成年人家長卡里的近8萬元血汗錢。
多地警方通報提醒家長警惕《蛋仔派對》等游戲中的詐騙陷阱才幾日,就再次出現此類惡性事件,責任在誰?未成年人判斷力薄弱,家長監管的確也存在漏洞,但游戲背后的公司是否也該有所作為?網易作為《蛋仔派對》背后廠商,真的有做到監管得到,防沉迷嚴格執行嗎?財報顯示,網易2023四季度營收271.4億元,這些金錢背后,又有多少未成年人和他們的家長們的血汗錢?
圖源:圖蟲創意
網絡游戲數不勝數,騙子為什么對“蛋仔派對”情有獨鐘?表面上看起來,這是因為“蛋仔派對”影響力大,深受青少年喜愛。更深一層探究,作為無數孩子的“心頭好”,“蛋仔派對”在防沉迷以及建立安全屏障等方面,做的似乎并不好。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各地有超過50個地方的公安、政法系統政務賬號,都發布過涉“蛋仔派對”的“免費贈送皮膚、道具”詐騙案例。當少不更事的孩子,遇上無孔不入的騙子,輕松的網游也不免多了些許沉重的味道——遭遇騙局,不僅會給家長造成經濟損失,而且會破壞親子關系,甚至給孩子造成難以愈合的心理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