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于今天(3月1日)開始,持續至6月30日。網友紛紛表示:或許又可以領到國家的退稅了。不過一些納稅人可以申請退稅,也有一些人需要補稅。個稅匯算該如何辦理?有哪些注意事項?怎樣識別退稅騙局?一起來了解。
一、哪些人需辦理匯算?
一般來講,只要納稅人平時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都需要辦理年度匯算。依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等相關規定,需要辦理年度匯算的情形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預繳稅額高于應納稅額,需要申請退稅的納稅人。依法申請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只要納稅人預繳稅額大于納稅年度應納稅額,就可以依法申請年度匯算退稅。
第二類是預繳稅額小于應納稅額,應當補稅且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納稅人。
第三類是因適用所得項目錯誤或者扣繳義務人未依法履行扣繳義務,造成2023年少申報或者未申報綜合所得的納稅人,應當依法據實辦理匯算。
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繳稅額
二、享受哪些稅前扣除?
下列在2023年發生的稅前扣除,納稅人可在匯算期間填報或補充扣除:
(一) 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符合條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
(二) 符合條件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
(三) 符合條件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商業健康保險、個人養老金等其他扣除;
(四)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
納稅人與其配偶共同填報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及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的,以及與兄弟姐妹共同填報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的,需要與其他填報人溝通填報扣除金額,避免超過規定額度或比例填報專項附加扣除。
大家記好,年度匯算辦理時間是今年3月1日至6月30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要在3月1日至3月20日期間辦理,是需要提前預約的,通過手機App預約即可。3月20日之后,就無需預約,24小時隨時可以辦理。
三、辦理匯算需要注意什么?
在辦理個稅匯算時,年終獎需要在單獨計稅或者全部并入綜合所得計稅之間做出選擇。不同的計稅方式會影響納稅金額,可以通過個稅APP分別計算一下,選擇更劃算的計稅方式。
另外,補稅必須要補。匯算需補稅的納稅人,匯算期結束后未申報補稅或未足額補稅的,一經發現,稅務機關將依法責令限期改正并向納稅人送達有關稅務文書,對已簽訂《稅務文書電子送達確認書》的,通過個稅APP及網站等渠道進行電子文書送達;對未簽訂《稅務文書電子送達確認書》的,以其他方式送達。同時,稅務機關將依法加收滯納金,并在其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中予以標注。
四、認清“退稅騙局”,這些陷阱須知道!
1.您有一筆退稅待領取?
大家對個稅申報已由“懶得弄”變成“怎么還不開始?”如果這時你突然收到以下內容的短信,你會不會馬上點擊鏈接?
國家稅務總局xx稅務局提示:2023年綜合所得稅匯算申報工作已經開始。經稅務系統顯示,您有一筆10000元的退稅,請您登錄以下稅務局指定網站(),根據提示操作辦理,逾期將不予辦理。
網警提示
要時刻謹記不要點擊陌生網站鏈接,所有有關退稅的事項都請直接前往國家稅務局“個人所得稅”官方APP進行相關業務辦理。
2.專業人員幫你多退稅?
其實在日常是退稅中,有部分納稅人還是不太了解如何進行退稅操作,不少人相信網上所謂的“專業退稅”。
騙子會通過電話或者短信:“只要提供個稅APP賬號密碼和銀行卡號,我們就可以幫忙操作辦理個稅匯算退稅,按退稅到賬金額比例支付服務費,若沒有成功不收取費用!”
網警提示
請一定下載登錄官方“個人所得稅”APP,查看自己綜合所得和納稅情況,并核對相關信息為納稅做準備,按照提示進行操作。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任何賬號及密碼。
3.誘導填報虛假個稅信息可別聽
此類騙子會以“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減輕個人負擔”等為由,誘導需申報的退稅人員,聲稱可以利用虛假資質、名義等方式為提供相關個人退稅“服務”,增加退稅金額等途徑,誘導被害人繳納高額費用。
警方提示
誘導填報虛假個稅信息騙局具有欺詐性,會給個人財產和社會安全帶來了不可忽視的風險,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請勿上當。
4.稅務稽查人員聯系你
有的騙子冒充“稅務稽查部門人員”,通過撥打電話或發送短信告知你被列入本次稅務稽查的名單。
他們接下來會通過聊天軟件,發送假通知、假資料等方式,騙取你的信任,進而要求轉賬至指定賬戶以此達到詐騙財物的目的。
網警提示
如稅務稽查部門開展隨機抽查工作,會嚴格的規定和程序,不會通過短信、QQ、微信等途徑告知納稅人提供相關資料。如有遇到此類事件,請及時向稅務部門核實處理。
5.提供人工退稅要注意
在申報集中退稅期間,騙子通過搜索有關目標,根據對方的回復來篩選退稅已進入到國庫處理階段的人群。
通過電話的方式聲稱自己是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告知受可以通過“人工退稅綠色通道”,加快到賬速度。下一步便要求受害者提供身份證,銀行卡賬號等個人信息進行身份核對。一旦提交了個人信息進行匹對正確,極有可能造成財產損失。
網警提示
遇到所謂的“人工退稅”來電時,要保持警惕,不要相信所謂的“人工退稅”;要時刻保護好自己的身份信息,避免泄露個人敏感信息,如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碼等。有疑慮的,可以向當地稅務部門進行咨詢或舉報。
綜合自中國新聞網、央視新聞、公安部網安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