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10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豐碩成果,交通、生態、產業、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持續突破,形成了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10周年。十年砥礪奮進,十年風雨兼程,京津冀協同發展橫空出世,中國區域發展奔騰創新,經濟協同發展十年成果豐碩。以數為證,京津冀成就區域高質量發展時代標桿。
布局協同發展,實現區域高質量發展總體升華。數據顯示,三地經濟總量連跨5個萬億元臺階,達到10.4萬億元,是2013年的1.9倍。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為引領,三地在交通、生態、產業、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持續突破,突飛猛進,特色騰飛,個性出擊,形成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奏響區域高質量發展嘹亮樂章。京津冀協同發展激活一池春水,讓三地發展蝶變升華,實現區域發展總體高質量提升,為中國發展構建新格局作出巨大貢獻。
產業協同發展,打造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蝶變。2023年,京津冀地區工業增加值達到2.43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2013年的1.43倍。十年來,三地新質生產力加快優勢產業鏈和先進制造業集群逐步形成。三地結合各自產業優勢,共同打造氫能、生物醫藥等六條產業鏈,三地聚焦生物醫藥、電力裝備等五個產業集群開展梯次建設、匯聚發展合力,三地特色產業聚集態勢基本形成;2022年三地研發投入強度為4.28%,比2013年提高0.85個百分點,持續高于全國,“北京研發、津冀制造”模式加速形成。經濟協同發展釋放產業發展澎湃潛能,促進三地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征程上實現經濟的高質量飛躍發展。
幸福協同發展,打造區域人民生活高質量發展精彩。十年間三地城鎮新增就業累計1595.6萬人;2023年京津冀三地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2013年相比,年均分別增長7.2%、6.9%和8%。我們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十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讓三地的公共設施,工作、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極大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京津冀地區“1小時交通圈”初具規模;京津冀“雙核心”+“雙輔助”+“多節點”的三級機場梯隊已初步形成;三地成立15個特色職教集團(聯盟)、24個高校聯盟;區域內異地就醫實現“同城化”,簽署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合作框架協議;便利京津冀跨省(市)涉稅事項遷移,實行企業涉稅信息“一鍵遷移”;共同建設鮮活農產品一小時流通圈;2023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32微克/立方米、41微克/立方米、38.6微克/立方米,較2014年分別下降62.7%、50.6%、57.6%,地表水國考斷面全面消除劣Ⅴ類,土壤污染風險有效管控,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升;等等。十年協同發展,十年勤奮耕耘,十年奮斗奮進,三地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在高質量發展征程揚帆遠航。
瓣瓣同心,十年砥礪,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答卷”亮眼?!耙缓恕薄皟梢怼闭宫F新形象,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京津冀成為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高質量發展奔騰如虹,中國式現代化闊步向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征程更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