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過半,上半年,多家超市營收、凈利潤實現增長,但同時,實體商超在提升消費品市場份額、拓展市場空間上面臨發展瓶頸。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百強超市企業銷售規模已超9300億元,在如此大的基數上如何尋求新的增長點?這是眾多商超共同面臨的課題,以沃爾瑪、永輝、物美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發力全渠道運營、倉店合一,探索增量市場。
“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實體,超市零售業務實現增量都比較困難,并非商超發展下行,而是新興的零售模式對傳統超市產生了很大沖擊,未及時轉型的超市逐漸陷入困局。”一位為超市提供后臺數智化系統的企業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頭部企業增利增收,行業增速放緩
今年上半年,位列百強超市企業前十名的沃爾瑪、永輝、大潤發等超市相繼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相較于去年同期,均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其中,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營業收入836.62億元,營業利潤11.77億元,凈利潤為780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沃爾瑪中國市場截至4月30日的2024財年第一季度(Q1)凈銷售額為53億美元,同比增長28.3%,可比銷售額增長25.5%,電商業務凈銷售額增長54%。
數據顯示,近兩年,國內百強超市門店數量下滑,但銷售規模穩步增長。據CCFA發布的“2022年中國超市TOP100”顯示,100家超市企業合計銷售規模為9368.87億元,門店總數2.84萬個。同時據CCFA發布的2021年榜單數據顯示,百強超市企業2021年銷售規模為9076億元,門店總數約3萬個,同比增長2.9%。在傳統賣場整體數量近三年首次出現下滑的背景下,相較于上年,2022年百強超市企業銷售規模依舊增長超292億元。
雖然頭部超市企業營收、凈利潤向好,但整個超市行業進入增速放緩階段。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的超市零售額比上年增長6.0%;2022年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的超市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0%;2023年第一季度超市零售額同比增速為1.4%,增速進一步放緩。
一位為超市提供后臺數智化系統的企業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說,國內超市零售的消費基數較大,因此增速不明顯,另一方面,實體超市的市場空間正被網絡零售擠壓,入局線上零售的企業不局限于超市企業,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涉足本地生活領域,進一步擠壓超市零售的市場空間?!安徽撌蔷€上還是線下實體,超市零售業務實現增量都比較困難,并非商超發展下行,而是新興的零售模式對傳統超市產生了很大沖擊,未及時轉型的超市逐漸陷入困局?!?/p>
傳統賣場持續閉店
今年上半年,家樂福持續關閉全國各地的門店,其中不乏內地首店,比如北京創益佳店等經營20多年的老店,截至6月30日,家樂福在京僅剩3家門店,分別為天通苑店、雙井店、四元橋店。今年4月,家樂福在北京的門店數量為15家。據蘇寧易購發布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家樂福業務受持續的輿情影響,流動性不足,商品有效庫存快速下降,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6%、利潤虧損,對公司整體收入、利潤帶來較大影響。蘇寧易購已經明確家樂福中國的瘦身調整計劃,其中一項為快速關閉虧損店面。
今年年初,家樂福陷入購物卡受限、供應商追債、各地分公司相繼成為被執行人等漩渦中,此后,家樂福向新京報記者透露要對傳統賣場進行轉型,以家樂福雙井店為試點,打造家樂福創新業態社區品質生活中心,升級后的家樂福雙井店縮小了門店運營面積、精簡了sku,并表示預計在今年4月底,北京家樂福門店將全部轉型為家樂福創新業態社區品質生活中心。
據“2022年中國超市TOP100”顯示,家樂福2022年未上榜,去年家樂福以銷售總計(含稅)200.75億元位居超市百強第9名。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除家樂福之外,多數傳統大賣場正面臨實體店“退場”的困境,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沃爾瑪、物美、步步高、家家悅等近10家超市品牌有過閉店動作。
其中,湖南連鎖超市龍頭步步高針對2023年一季度虧損的原因,對外透露2022年公司關閉扭虧無望門店共139家,并在2022年下半年做出戰略收縮調整:超市業務全面退出四川和江西市場。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各業態門店246家(超市業態門店205家、百貨業態門店41家)。
今年6月12日,因2022年虧損25億元,步步高被深交所問詢,要求步步高說明營收下滑、扣非凈利潤連續為負的原因,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據步步高2023年一季報顯示,步步高今年前3個月的營收、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0.34億元、-9974.73萬元和-2.14億元,較2022年同期分別下降68.83%、455.53%和1005.87%,虧損進一步擴大。今年1月份,步步高控制權變更落地,湘潭市國資委成為實控人。
依靠“倉店合一”打通全渠道運營
應對零售渠道的多樣化,“全渠道運營、倉店合一”已不是新名詞,2023年上半年,多家超市企業公布在上述領域的成效,超市品牌依靠倉店合一模式打通全渠道運營的趨勢也越發明顯。
永輝方面告訴新京報記者,截至今年6月底,永輝在福州、北京、成都、重慶、合肥五個核心城市規劃的近160個線上全倉已基本改建完成,實現主城區域全部覆蓋。西安、鄭州、貴陽、廣州、深圳、杭州、上海七個重點城市“倉店合一”模式正穩步推進。去年9月,永輝宣布實現倉店合一模式在福州實現盈利,成為國內首個公開宣布實現倉店合一盈利的超市品牌。去年10月,新京報記者從物美集團也了解到,物美超市在2022年4月同樣實現倉店合一的盈利。
有觀點認為,倉店一體化運營需要長時間試錯、調整,在實踐過程中對人員成本、場地、實體門店不斷優化,多家超市在運營倉店一體化多年后才得以維持盈虧平衡。比如物美集團是在2015年成立多點Dmall時開始推行倉店一體化運營,實現盈利的周期長達7年。
一位在零售領域從事“倉店合一”的研究人員認為,各個超市品牌對倉店合一的理解、運營模式并不相同,因此盈利周期和情況并不能以偏概全。倉店合一這一概念主要用于前置倉、店倉、系統公司和平臺模式?!氨热缂兦爸脗},以叮咚買菜、美團買菜、多多買菜、樸樸生鮮以及退市的每日優鮮為代表,目前尚未有品牌宣布全面盈利。而盒馬、永輝、七鮮等倉店合一可歸為一類,這些企業有自己的線上渠道,也有第三方線上渠道,雖然也未有企業宣稱全面盈利,但整體發展勢頭較好。系統公司和平臺模式則以多點Dmall、京東到家為代表,不接觸商品,僅提供系統和平臺支持?!?/p>
該研究人員進一步透露,多個倉店合一的模式出現最終要實現的是線上全渠道運營,隨著線上消費習慣養成,線上零售成為超市品牌必爭之地。
今年6月19日,沃爾瑪對外宣布,會員制商超和大賣場業態的電商均以盈利和可持續方式高速發展,2023年第一季度,沃爾瑪中國電商凈銷售額增長54%。根據今年4月永輝發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4月,永輝全國上線電商倉合計966個,其中線上全倉156個(覆蓋22個城市)、高標半倉161個(覆蓋44個城市)、衛星倉22個(覆蓋重慶、福州、北京)、店倉627個(覆蓋150個城市),這一數據還將持續提升。
據CCFA發布的“2022超市業態調查報告”顯示,在調查的70家樣本超市企業中,82.9%的超市企業線上銷售同比正增長,45.7%企業線上銷售同比增速超過20.0%,增速高于10%的企業比2021年增加9.4個百分點。
新京報記者 于桂桂
編輯 鄭明珠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