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交行客戶透露獲得優質單位利率優惠券,惠民貸年利率能降至3.75%。15.3萬借款選擇12期先息后本還款,利息共計5000元,選擇12期等額本息,利息共計3000元。
雖然銀行提供的優惠利率非常低,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獲得最低的貸款利率。在優惠活動頁面下方,銀行一般會附加“具體貸款額度及利率以銀行批準結果為準”類似提示。只有新客戶或者代發客戶、辦理房貸客戶、高端理財客戶等個人資質良好客戶才能獲得較為優惠的利率。
降利率提振消費信心
自去年8月LPR下調以來,六大國有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利率下限均降至4%以下。當時,農行網捷貸年化利率低至3.7%,工行融e借年化利率最低3.75%,交行惠民貸最低3.85%,中行中銀E貸年化利率最低3.9%,建行快貸年化利率最低3.95%。今年各大國有銀行的消費貸最低利率繼續下調,部分股份行推出的階段性優惠利率更低。
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卜振興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銀行降低消費貸利率可能跟近期存款利率調整有關。
此前六大國有銀行公告顯示,6月8日起,活期存款掛牌利率從此前的0.25%下調至0.2%。2年期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2.05%,3年期定存掛牌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45%,5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5%。之后招商銀行、平安銀行(000001)、中信銀行(601998)、浦發銀行(600000)、光大銀行(601818)、浙商銀行等多家銀行也跟隨下調存款掛牌利率。6月13日,央行下調七天逆回購的利率,貨幣市場的整體利率水平下降。
卜振興還提到,銀行降低消費貸利率,一方面是政策的推動,不斷鼓勵促進消費,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在發力;另外一方面,目前實體經濟信貸需求不足,消費是個發力點。
今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消費政策全面落地,合理增加消費信貸,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促消費活動,促進接觸型消費加快恢復”。1月4日召開的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提出,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要加大金融對國內需求和供給體系的支持力度。今年2月,商務部表示把2023年確立為“消費提振年”。
受銀行消費貸利率下降等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消費性貸款數據表現良好。2023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住戶消費性貸款(不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18.23萬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比上年末高6.9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1978億元,同比多增3480億元。
面對銀行消費貸的推銷和火熱,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消費者在使用消費貸款時需要審慎考慮自己的還款能力,避免因借款過多而造成經濟風險。同時,銀行也需要在營銷策略和風險控制上做好平衡,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財務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