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行海洋)強奸、猥褻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始終是輿論關注的焦點。記者2月21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2023年前11個月,檢察機關對強奸、猥褻兒童犯罪提起公訴3.2萬件3.8萬人。
最高檢第九檢察廳廳長缐杰表示,性侵犯罪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人民群眾深惡痛絕,檢察機關一直秉持“零容忍”態度,依法嚴厲打擊。2023年前11個月,檢察機關對強奸、猥褻兒童犯罪提起公訴3.2萬件3.8萬人。近年來,最高檢先后發布了多件指導性案例、典型案例,包括“隔空猥褻”、綜合保護等內容,制發“一號檢察建議”,推動建立并落實強制報告制度、入職查詢制度,多措并舉強化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訴源治理,取得積極成效。
同時,為有效應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形勢、新變化,最高檢經過深入調研,與相關部門反復研究,制發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強奸、猥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見》(下稱“辦案意見”)。
兩份文件對于辦案人員準確理解和正確把握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政策標準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比如,司法解釋對強奸罪、猥褻兒童罪“情節惡劣”“嚴重后果”等從重、加重處罰情節的認定把握作了詳細規定;辦案意見對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證據審查判斷原則和標準作了進一步明確?!斑@些都很好地回應了司法實踐中的分歧和模糊認識,統一了法律適用標準?!崩壗芊Q。
此外,辦案意見要求立案審查期限原則上不超過七日,管轄不明案件先立案偵查再移送有權機關,對于加大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懲處力度具有指導和強化作用。
“在未成年被害人保護方面,辦案意見在規定上有很多拓展和突破。比如,確立了艾滋病阻斷預防、緊急救助保護等工作機制,增加了臨時照料、醫療救治、轉學安置、經濟幫扶、家庭教育指導、督促監護等多項救助保護措施?!崩壗苤赋?,從而更加強調訴源治理和犯罪預防,對于強化辦案人員保護意識,壓實工作責任,提升未成年人保護水平都具有很強的指導和約束作用。
編輯 唐崢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