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女孩路邊練舞獅偶遇舞獅隊敲鑼助威”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視頻中,揭陽榕城小女孩林熙悅在路邊練習舞獅,恰遇一支專業舞獅表演隊路過,為她敲鑼擂鼓、吶喊助威,暖心的一幕引發廣大網友的共鳴。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擁有豐富多彩的年俗文化。全國各地在春節期間,都會舉辦各種慶賀新春的活動,包括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等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舞獅作為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舞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揭陽小女孩歡度春節時在路邊練舞獅:搖頭、擺尾、騰躍,即興練習也舞得有章有法,背后是熱愛;等紅燈的舞獅隊:自發為她敲鑼助威,背后是期許。在這場雙向奔赴中,中華傳統舞獅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讓人感到欣慰。正如視頻下網友們紛紛點贊:“孩子舞出了天分,舞獅隊看到了希望,這就是傳承”。
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春節是中華文化展示的重要載體,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信仰、道德、藝術等。春節期間,全國各地貼春聯、掛燈籠、舞龍舞獅等一些傳統年俗,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通過品味這些習俗,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特別是在熱鬧非凡的龍年新春里,我們看見了“龍”的身影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看見了身處不同國家的海外學子和華人華僑們對祖國的掛念,看見了越來越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看見了“小老外們”對中國節日的癡迷……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各種節慶活動,他們通過新春音樂會、春節廟會、中國書法藝術展、舞龍舞獅巡演等一系列文化活動,展現“中國年味兒”,彰顯著中華兒女的文化歸屬和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傳統節日就像一條紐帶,連接歷史和當下,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價值觀念和文化認同,而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傳統節日習俗便是一個良好載體。在歡度春節過程中,中華兒女可通過多種方式弘揚優秀傳統年俗文化:可以組織書法比賽、剪紙比賽、舞龍舞獅巡演等各種文化活動,讓人們在參與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可以通過講座、展覽等方式,向公眾普及傳統文化的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并熱愛傳統文化;家庭成員可以圍坐在一起,講述家族歷史、傳承家風家訓,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家庭中得以延續……歷史和實踐都足以證明,節日年俗文化的傳承關乎家庭和諧、社會穩定,乃至國家長治久安。
年俗有著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風情。只要我們堅定節日文化自信并傳承下去,那么,中華傳統節日年俗文化必將煥發出無可替代的生命力、凝聚力、影響力和感召力,從而凝聚起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基因,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注入不竭精神動力。(鄒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