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一半人是韓國人,上周幾乎被包場,韓國人必點海鱸魚蒜香口味,搭配一廠、二廠的青島啤酒,黃瓜、金針菇這些配菜也都要的?!?/p>
電話那頭,青島某烤魚店的工作人員正忙著迎客。工作日下午四點,還沒到晚飯時間,又有五桌韓國人落座了。幾乎在同一時間的上海,市中心一家名為“上海姥姥”的家常飯館里,幾桌韓國人剛吃完必點的紅燒肉(韓國人習慣稱之為東坡肉)、麻婆豆腐和炒飯。
△佐餐的是一瓶中國白酒。(圖源/Instagram @happysaea)
一位接待的阿姨帶著滬語口音:“現在你還可以預訂,五點半之后就不能了,只能現場等位?!彼榻B,店里以前就有韓國人來,最近尤其多。
青島爐魚和上海姥姥,都是YouTube上韓國旅游博主們探訪這兩座城市必打卡的中國餐廳。自11月初中國對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以來,這兩家餐廳的生意,肉眼可見地“爆了”。
據韓國SBS電視臺報道,很多韓國年輕人選擇周五下班來中國,赴華游預訂量暴增。這一波出游熱,呈現出年輕人居多、周末短途游為主和鎖定沿海大城市的特點。
△韓國第一大搜索引擎Naver顯示的中國熱門旅游目的地。(圖/網站截圖)
在青島和上海這兩個備受韓國年輕人青睞的中國城市,除了營業超過30年的老店迎來了韓國回頭客,還有干勁十足的韓國95后們排隊兩個多小時,只為一杯地道的中國奶茶。
社交媒體上,在刷屏的“街上突然‘長’出一堆韓國人”帖子下,很多人不禁想問,韓國年輕人怎么就突然愛上了中國游?
△韓媒報道,韓國人流行起了周五下班后去中國。(圖/視頻截圖)
1.5小時的首爾快線,
青島啤酒管夠
如果你熟悉山東和韓國的密切程度,那句“山東航空,首爾人的航空公司”可謂一點都不夸張。這其中,青島憑借地理優勢和旅游資源拔得頭籌。包含山航在內,青島往返首爾的航班,一天就達30多架次,位居全國第一。
△韓國博主Bonnie在青島的烤魚店里點餐。(圖源/YouTube @????????)
今年6月,青島機場還聯合山航開啟了“首爾快線”,方便兩邊旅客享受專屬值機柜臺、便捷登機口等一站式服務。12月初,首爾飛抵青島的單程機票低至300多元。
在如此便捷劃算的條件下,即使是冬季旅游淡季,青島依然迎來了一大撥韓國游客。
他們在五四廣場上和標志性雕塑合照,去萬象城吃完烤魚再來一杯喜茶,到小魚山city walk順便打卡韓式風格裝修的咖啡店,晚上再去臺東夜市來點街頭小吃。也有不少人到城陽區韓國人聚居的地方,吃點青島特色的韓國菜。
△來青島,一定要品嘗袋裝的青島啤酒。(圖源/YouTube @????????)
貫穿其中的本地“飲料”必然是地道的青島啤酒。青島啤酒在韓國有著廣泛的知名度,韓國游客必打卡青島啤酒博物館,離開青島時,很多人也會提兩箱青島啤酒原漿回家。
住在仁川的Bonnie和老公在青島開啟了三天兩晚旅游。Bonnie 介紹:“對于大部分沒去過中國的韓國人來說,青島是短時間內可以抵達的城市?!?/p>
夫妻倆很有旅游探店的經驗,他倆七拐八拐,進了李滄區街邊的楊家燒烤戳子肉店。店里布置簡單,客人都是自助下單。Bonnie對著翻譯軟件,順利點上花蛤、韭菜等經典菜品。
△點單成功的Bonnie夫妻倆興奮地對著鏡頭展示食物。(圖源/YouTube @????????)
戳子肉集燒烤、鐵板燒和油炸于一身,色香味俱全,是李滄區的經典美食。Bonnie夫妻倆前往的楊家燒烤戳子肉店已有兩代經營,小楊師傅的爸爸老楊師傅在33年前開了店鋪,還上過韓國電視臺。
韓國家喻戶曉的美食家、企業家白宗元,曾到過中國四川、香港等多地,探尋本地人愛好的美味食物,Bonnie做攻略時必參考他的建議。店鋪招牌上,還有一行特意標注的韓語,中文意思是“白宗元來過的地方”。
小楊師傅對韓國客人并不陌生,由于兩地貿易緊密,很多韓國人在青島做生意,經常到楊家燒烤來吃飯:“2008年金融危機后,來的人少了一些,再加上大家都搬到城陽區去了。還挺想那些客人的?!?/p>
△美麗的青島風光。(圖/圖蟲創意)
今年這波免簽熱下,小楊師傅很高興看到韓國年輕人的光臨。前幾天,他又見到了好幾年前招待過的老客人,倍感親切。
韓國人眼里的上海,
還是太全面了
“青島只是預習,下一站就是上海了?!币晃粍側ミ^青島的韓國網友這樣總結自己的中國旅行計劃。對于很多韓國年輕人而言,到韓國人聚集的青島旅游是簡單的選擇,而上海更大更復雜,需要多做功課。
住在首爾的Saea 形容上海:“a wonderful metropolis(一個美妙的大都市)。”Saea去過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她曾經還在北京參加過學生交流項目,也去過云南和哈爾濱。
△Saea和朋友們一起看東方明珠。(圖源/YouTube @???????? happysaea)
這些城市里頭,Saea說最愛的可能還是上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上海吃喝玩樂太方便了,又有著很多國際潮流品牌?!盨aea覺得這完全符合韓國MZ世代(指1980年到2000年左右出生的人群)的取向。
在大排長龍的阿嬤手作飲品店里,他們和中國年輕人一樣,耐心等待兩小時,只為喝上果茶、奶茶。在某天去完迪士尼后的深夜12點,他們在海底撈和店鋪的員工一起祝隔壁客人生日快樂。
△Saea和朋友們一起排隊買奶茶。(圖源/YouTube @???????? happysaea)
離開上海前的晚上,他們喝了一夜的酒,凌晨四點多去外灘看太陽從東方明珠背后升起。Saea的眼前浮現出離開前自己緊急炫完蟹粉小籠,拿著一塊老上海炸豬排去趕車的畫面。
雖然精通英語和一點中文,但這一路玩下來,Saea還是鬧了個烏龍:“我在餐廳點了一份寫著‘雞’字的菜品,結果卻拿到了炸青蛙(田雞)。如果完全看不懂漢字中文的話,旅行會很困難?!?/p>
△Saea在上海街頭和朋友們一起拍照。(圖源/YouTube @???????? happysaea)
在韓國年輕人關注的中國旅游攻略里,語言關往往是很大的挑戰。此外,他們還很關注支付問題。好在網絡上有大量視頻,教他們使用微信和支付寶。
玩樂之外,上海對韓國人吸引力最強的還要數新天地附近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1919年,韓國民族獨立運動領袖們召開代表會議,在上海選出大韓民國第一任總統等官員,成立議會并通過憲法。韓國歷屆總統均到訪過這一重要歷史場所。如今,前來參觀的韓國游客絡繹不絕。
△幾乎每位到上海的韓國游客都會在這里拍照打卡,Saea也不例外。(圖源/YouTube @???????? happysaea)
除了與本國歷史相關的參觀,Saea還和朋友們去了上海著名的豫園和有著江南水鄉韻味的蟠龍天地。在這些有著中國人文特色的景觀里,他們興奮地發出贊嘆。
在Saea看來,上海是既能滿足韓國年輕人對時尚潮流追求、享用各種美食,又能滿足人文歷史認同的地方。
從首爾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