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之前,我應該跟大家聊過,關于“夾子音”的問題,
這原本是網上的一些梗,
調侃那些一些別有用心的女生,捏著嗓子,喊著“giegie”,茶香四溢,
只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夾子音”這三個字,卻變成某種“聲音羞辱”的開端,
正常的女孩子,就是因為聲音細、尖,就會被扣上“夾子音”、“綠茶婊”的標簽,
看的我是一頭霧水。
虞書欣最近被瘋狂罵夾子音的事情,大家知道么?
理由是什么呢?
原來是有一部分人覺得,《蒼蘭訣》中小蘭花的角色,本身就是一個夾子音,
這有點太夸張了吧?看過劇的人都知道,小蘭花的設定本身就是年輕可愛的小姑娘,喜歡撒嬌賣萌,
所以,虞書欣在里面的聲音,和角色是非常貼合的,也是出于角色的需要,
而且角色的聲音本身就是整個制作團隊共同決定的,怎么著?這都能被罵。
除了罵角色,這樣的罵聲還蔓延到了虞書欣個人的身上,她們是怎么說的呢?
“虞書欣是不夾就不能說話么?”
“能不能別裝了?”
甚至有人,把這樣的指責上升到人身攻擊,說什么她普信、頭大、凸嘴、法令紋深、腿短,還是夾子音......用的圖片,也都是一些臉上在做表情的“丑照”,
真的,看完這些描述,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大家對女生的惡意,怎么這么大,
而且,虞書欣的走紅之路,本身就是靠著“作精”、“小妖精”的人設,也不是什么大氣女神范,如果不喜歡,可以自行選擇不看或者不聽,有必要這么罵她么?
況且,夾子音原本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就像我開頭說到的,“夾子音”這個梗當時出圈,是因為那個“心疼giegie”的視頻,
是在諷刺部分的心機女孩,怎么變著變著,
到現在連正常的說話,甚至日常撒嬌賣萌,或者但凡稍微“聲線尖一點”,
都不可以,都變成是“婊里婊氣”了呢,憑什么???
還記得前一陣跟大家聊過的那個女網紅么?
就因為對著鏡頭彈唱了一首《可愛女人》,就被直接罵上了熱搜,
罵她的人都是怎么說的呢?
“唱歌閉上眼睛、眉毛向下,還不是擦邊?”,
“這聲音夾的,等著接單么?”
不多說了,大家自己看吧:
那時候,女孩的評論里,滿屏都是這樣惡毒的話。
讓島島我費解的是,從什么時候,唱歌的時候閉上眼、彎曲眉毛都變成一種擦邊了?
我們,這是回到大清了么?
更夸張的是,有些人,他們不直接罵,而是假裝成女生的粉絲,私信安慰她,
等到女孩回復了,才把一長段不堪地話全都砸向她......
女孩好心地安慰粉絲,卻沒想到被這樣反咬一口。
惡心么?真的惡心至極。
在這些人的眼里,女孩聲音尖細,似乎就是原罪,如再長得漂亮一點,那就更十惡不赦了。
如果真要這樣說的話,那我們小時候看的袁湘琴,是不是夾子?
天生娃娃音的林志玲,是不是夾子?
那些說話軟軟的臺灣女孩,是不是都是夾子?
怎么樣,蕩婦羞辱之后,又開始聲音羞辱了么?
有女生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初中的時候就因為自己聲音細,被同學們指指點點,甚至說她的聲音是“ji女的聲音”......
大而為了掩飾自己的聲音,她一直刻意壓嗓子,結果卻因此患上了慢性咽炎。
生活中,因為聲音遭受攻擊的女孩,其實并不少,只是在“夾子音”出現之前,
大眾似乎缺少一個“標簽”,而現在,這個標簽橫空出世,
所以,它就被用在了所有應該和不應該用的地方。
有些女孩,就是因為自己聲音天生如此,被罵是夾子,導致產生了深深的自我懷疑,需要不斷向身邊的人解釋,
有些女孩,也因為自己的聲線,正在遭受來自身邊同性的霸凌。
事實上,對于女生聲音的攻擊,
絕不僅僅有“夾子”這一種,
聲音細的,就是“夾子”,
聲音粗的,就被罵“男人婆”,
聲音如果沙啞,就更會罵“公鴨嗓”,
似乎,怎么樣都是錯,總有人來“鑒別”你,總有來評判你,總有人對你哪里都不滿意,
而這些人,不是你的家人,不是你的朋友,可能僅僅只是,見過你一面的純路人,
但是,怎么辦呢?
她們就是擁有空口diss別人的“能力和權威”,
俗稱“厭女”。
寫到這里,其實最讓我感到失望的是,
這些空口鑒夾的人們,大部分,都是女性,
也就是說,她們自己在同為女性的情況下,竟然還在用這樣帶有侮辱性的詞語,
來攻擊身邊的人,
怎么說呢?我無法認同,更加無法理解。
更夸張的是,現在竟然在一些念小學的小女孩,在網上發一些唱歌的視頻,因為聲音還是童聲,奶聲奶氣,
竟然都有人罵“小夾子”,
呵呵,呵呵呵呵。
連孩子都罵,
這,這真是把厭女,給玩明白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