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綜藝火爆,明星上綜藝已經成為常態,更成為他們經紀人日程本上一個不容忽視的通告。然而看時間久了觀眾就會發現,雖然全娛樂圈都在上綜藝,但來來去去好像就那幾個人,周五晚上有他,周六周日還有;江蘇衛視有他,換個臺,湖南、浙江、東方也是他,想看會網絡綜藝吧,嘿,還有他。
難道這些綜藝熟面孔真的這么火?還是他們的確成了各類綜藝節目的萬金油?盡管他們常常出沒在各大綜藝中,時間久了新鮮感也就沒了,容易審美疲勞,但是沒有他們在的綜藝則更加無聊,畢竟不是每個藝人都是“天生綜藝咖”。幽默搞笑這件事,需要看天賦,也需要后天修煉。在綜藝全面井噴,從衛視燒到網絡的情況下,各線明星紛紛試水,“天生綜藝咖”和后天綜藝咖成了綜藝節目的“鹽”,有了它味道不一定就好,缺了它似乎就不成立了。
現狀:有綜藝的地方就有綜藝咖
有綜藝的地方就有綜藝咖,有時候靠他們出彩有時候靠他們救場,薛之謙就是個中翹楚。兩個月內,薛之謙上遍了所有一線衛視,粗略計算,這位新晉網紅出現在了在十多個節目中里,就連汪涵領跑的即將上線的網綜《火星情報局》里,還有薛之謙。而大張偉更是承包了目前湖南衛視周末四檔綜藝中的三檔。棚內、戶外,音樂、美食、減肥、競技,真人秀、脫口秀,無所不包?!暗略粕纭币桓缭涝迄i也將自己的幽默感撒向了各大綜藝,從喜劇本身出發的《歡樂喜劇人》到央視力扛各大衛視之作《了不起的挑戰》,到周迅首秀的《西游奇遇記》,還時不時客串極限男人幫。
神爸賈乃亮自從參加了《爸爸回來了》之后更是找到了自己正確的打開方式,在《全員加速中》《來吧冠軍》都貢獻了自己的“神經病”和無厘頭。全身都有笑料的賈玲則更不可能被綜藝制片人們放過,從衛視到央視,從《全員》到《跑男》,凡賈玲走過之處,笑料不斷。在《歡樂喜劇人》中的作品《木蘭從軍》還先后引起了軒然大波,節目雖然為此停播一周,但是話題量也賺得盆滿缽滿。宋小寶、Ella、謝依霖、蔡少芬、李湘、撒貝寧、李小鵬,兩岸三地,相聲界、演藝界、主持界、奧運冠軍,大家紛紛轉身,成了一名綜藝咖。
特點:錢在哪,咖在哪,收視在哪
做一個優秀的明星不易,做一個優秀的“綜藝咖”更難。綜藝咖,來源于臺灣電視圈,原本指的是綜藝節目里的一個成員的意思,后來延伸成為依靠綜藝節目生活的藝人,一般被視為比歌手、演員、主持人要低一層次的藝人,處于娛樂圈鄙視鏈的最底層。
在綜藝節目發達的臺灣,有一批幾乎沒有什么作品,但卻經常露臉各個綜藝節目的明星,其中趙正平、沈玉琳、小甜甜等就因為很會搞氣氛、爆點多、會編故事,成為搶手的“綜藝咖”。
日本、韓國綜藝咖就更為常見且發展悠久,國內綜藝剛起步不久,需要綜藝咖來帶動氣氛。目前,內地綜藝節目里,歌唱節目的導師和真人秀節目的成員從各種大咖到N線藝人、過氣藝人,從一線的章子怡、劉歡、周杰倫、徐崢,到新晉花旦鮮肉AngelaBaby、陳赫、鄭愷等,甚至連馮小剛、姜文也紛紛投入到綜藝懷抱。但大部分藝人只是把綜藝當做客串玩樂,或是宣傳,或是賺個天價,或是趁機來個環游世界。
隨著綜藝節目的興盛,內地開始出現真正的綜藝咖,他們或者不唱歌也不拍戲,諸如先前李菲兒、張亮;或者從演員歌手改行,全身心投身綜藝,諸如大張偉、薛之謙,穿插在各大綜藝節目中,似乎只醉心綜藝,一心想要做個綜藝咖,實現全國綜藝甚至亞洲綜藝大滿貫之姿態。
隨著有錢任性的大陸綜藝近三年的興起,錢在哪,人在哪,臺灣綜藝咖流入內地則更為明顯。
問題:沒有綜藝咖不能看 全是綜藝咖怎么看
《跑男》在舟山錄制的“荒島逃生”特輯時,在一個廢棄隧道里自制了幾堵墻,奔跑團需要利用工具砸開這些墻,而游戲規則就變成通過PK來贏取道具。跑男總制片人俞杭英介紹,節目組故意放了一包開心果混雜在錘子之類的東西里,同時不告訴奔跑團這些道具是用作什么目的,“然后王祖藍就挑選了開心果,非常符合他的個性,綜藝效果也特別好?!本C藝感或說藝能感是綜藝制片人們看中的。賈玲在引起爭議的節目《木蘭從軍》小品中,身穿古裝、嘴啃燒雞出場,見到壯漢更是流鼻血,這樣的女藝人找不出幾個。
“千旦易得,一丑難求”,這句話是臺灣已故的資深喜劇人倪敏然說的?!俺蟆碑斎徊皇侵溉菝玻恰吧﹥裟┏蟆钡慕巧峙?。曾經捧出小s和“hold住”姐謝依霖的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就常常引用這句話來說小s們的難得。
謝依霖的表現觀眾有目共睹,在《非凡搭檔》中,謝依霖給自己加戲、肢體瘋狂,搞笑而又不做作,并且隨時能夠找到鏡頭。在《非凡搭檔》洛杉磯站的錄制過程中,因為搭檔盛一倫未能趕來錄制,謝依霖一開場就“負氣”說要退出,等到臨時搭檔原和玉現身時,又一副盛氣凌人狀,戲劇感十足。
而香港藝人的港普本身是劣勢,在綜藝中也成了個人特點,比如《偶像來了》中的朱茵和蔡少芬。比如《我是歌手》里的主持人古巨基和李克勤,你一定記得住李克勤的那個“奶——”。岳云鵬、薛之謙、大張偉就更不用說,他們都是一群行走的段子手,如果能夠區別的話,大概一名出色的綜藝咖就是能夠成為觀眾們使用的“表情包”。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幾個大牌捆綁在一起的效果有時候都不如幾個綜藝咖在那插科打諢來得耐看,但問題是綜藝咖只有這些人,而這些人本身是沒有什么作品的,天天混跡在綜藝中“演自己”,對于觀眾來講,很容易就會看膩。已經開播四季的《奔跑吧兄弟》就因為在某一期嘉賓又找來了綜藝??虴lla和林更新,而被觀眾吐槽沒有新鮮感,同理,在哪哪都有的“綜藝四賤客”大張偉、薛之謙、岳云鵬、宋小寶也讓不少觀眾感到厭煩,渴望看到新鮮面孔已經成了綜藝嘉賓選擇的一個漸漸不能被忽視的標準。
趨勢:綜藝咖并不會成為綜藝主菜
綜藝節目是大眾娛樂的最普遍形式,提供笑料、歡樂、包袱和“?!?,似乎成了當今綜藝節目的必備條件。綜藝咖也隨之成為標配。但有綜藝咖就一定奏效嗎?事實上,綜藝咖能“緩解尷尬癌”卻也能讓人患上“審美疲勞癥”。
一些綜藝咖已經漸漸江郎才盡,觀眾對他們的才藝耍寶已經不再感興趣,頻繁上節目雖然帶來大量曝光,節目也增多了“笑果”,但靠幾個人的力量來撐一個節目的收視率卻不是長久之計。所以,綜藝不能只靠綜藝咖,他們只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