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觀感,“喜劇的反差”。
《第二十條》看上去是律法的核,但定位是輕喜劇,連主海報都是洋溢喜慶氛圍的紅色調。
張藝謀自己也說:“《第二十條》是我拍的電影里,我覺得笑聲最多的一次?!?/p>
預告確實也通過人物、對白、動作,以及BGM,全方位烘托了這一點。
那律法的莊重如何落地呢?
趙麗穎飾演的郝秀萍,會是個關鍵意象。
來自農村,啞女,為了“犯下殺人罪”的丈夫,帶著幼女奔走城市。
預告里她還有一些失落無助,甚至頭發凌亂、表情崩潰的畫面。
和整幅畫卷的嬉鬧、歡快形成鮮明對比。
整體來看,《第二十條》遵循著《有話好好說》的風格軌跡。
敘事節奏很快,用喜劇的方式,講述老百姓的酸甜苦辣,穿插對公平正義真正內涵的追尋。
這次張藝謀能否重現《滿江紅》的票房輝煌?
NO.3
《飛馳人生2》
主演:沈騰、尹正、黃景瑜、張本煜、范丞丞、孫藝洲
《飛馳人生》里,沈騰飾演的張馳為了贏下比賽,放棄提早剎車,最終滑出山崖墜入大海。
浪漫的另一面,就是悲壯。
這么一個模糊的結尾,其實是對于單部電影最好的安排。
前提是別再拍續集。
可是第二部還是來了。
韓寒又讓主角歸來,成為一名駕校教練,強行將故事繼續。
這就注定了這部影片將走平庸路線,不求突破,只求把《四?!焚r的錢賺回來。
不久前,影片發布了第一支預告片。
大部分內容為駕校學車趣事,最后鏡頭拉到了巴音布魯克拉力賽上。
或許是因為這支預告反響一般,片方隨后又發布了第二支“呼應上了”版預告。
第一部里的一些笑點,與第二部的一些情節,交替呈現。
還有一些諧音梗臺詞,“什么熱愛啊,奉獻你的一生啊,我全奉獻給我的醫生了。”
結合故事簡介,這一部的劇情應該是相對清晰的。
張馳到駕校當教練,遇到各種小白,惹出一堆笑料。
突然有一天,天上又掉下了重回賽道的機會。
于是他放下傷痛,集合昔日隊友,歷經萬難,最后驚險奪冠。
為了增強故事起伏,韓寒還通過賈冰飾演的幕后金主設定了一層陰謀,張馳發現后,必定會陷入一番抉擇。
最后,考慮到《四?!返幕F盧,這次應該會來個合家歡大結局。
幾位主演倒還是原班人馬,但新加盟的范丞丞,似乎不太被看好。
沈騰這些年觀眾口碑透支嚴重,特別是上一部《超能一家人》,對其口碑損耗巨大。
這次能否憑借這部新片重新支棱起來,至關重要。
NO.4
《熱辣滾燙》
主演:賈玲、雷佳音、李雪琴、張小斐、喬杉、楊紫
自從《熱辣滾燙》定檔后,賈玲幾乎每天穩登熱搜榜。
“賈玲減了100斤”、“賈玲健身教練發聲”、“賈玲最瘦的時候96斤”、“賈玲聲音都變了”……
這個“瘦100斤”的梗其實來自3年前。
當時《你好,李煥英》正在熱映,賈玲立下flag,票房突破30億,就瘦成一道閃電。
最終《你好,李煥英》大賣50億+,但這個flag不了了之,賈玲還是那個胖胖的模樣。
3年后,賈玲終于再次出手,拍了《熱辣滾燙》。
這是一部講述苦練拳擊找回自我的勵志故事,賈玲為了這部影片瘋狂減肥100斤,總之是和3年前的“瘦成一道閃電”呼應上了。
在正式宣布定檔后,觀眾最關心的,還是瘦身100斤的賈玲,到底變成了什么樣子。
賈玲也很清楚,但她舍不得提早揭鍋,想把這個驚喜留在電影里。
目前影片已經放出預告片。
拳擊的場景氛圍很濃厚,基本從頭延續至尾。
不過兩支預告的笑點,都是圍繞雷佳音訓練賈玲設計的,確實不夠豐富。
故事里,賈玲被命運捉弄,故事外,她也借著預告,“捉弄”了一下觀眾。
鏡頭推上去,體態健美,后背精煉,線條明朗。
大家都在猜這不會就是賈玲吧,結果角色一轉身,原來是張小斐。
“姐,你自己來唄?!?/p>
《熱辣滾燙》要想復制《你好,李煥英》的奇跡,幾乎不太可能。
不過靠著賈玲減肥100斤這個點,它絕對是春節檔里的種子選手。
如果質量過硬,疊加賈玲減肥后的震撼視覺,那就能一飛沖天。
但如果質量一般,那等待賈玲的,也必將是狂風驟雨。
NO.5
《我們一起搖太陽》
主演:彭昱暢、李庚希、徐帆、高亞麟、劉丹、王迅
宣布進軍春節檔后,這部影片一直被爭議環繞。
很多人覺得,春節是團圓喜慶的日子,但影片的海報、角色經歷,都有點犯忌諱。
單說影片質量,《我們一起搖太陽》極大可能是2024春節檔最穩的。
導演韓延,前幾部作品是《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我愛你!》,都是口碑帶動票房的典范。
但側面也能看出,他這部新片的底色。
這部電影的原型人物故事,確實很感人。
女生患有尿毒癥,能夠匹配腎源的這個男生,恰好被查出骨髓瘤。
隨后兩人結婚,待男生離世后,女生就能以遺孀身份,優先進行換腎。
電影提取了故事最主線的部分,主要圍繞愛情進行延展。
具體到情節里,角色還是兩個身患重病的年輕男女。
因為女孩一條“征腎”的視頻,兩人誤打誤撞被一同帶到派出所。
隨后各自的傷痛揭曉,一場有關“生命接力”的愛情旅程就此展開。
影片的前半部分,應該會靠著歡喜冤家的關系設定,保持輕松的節奏。
預告里這部分的描寫看著不錯。
一個沒頭腦,一個不高興,天天你追著我,我攆著你。
彭昱暢屬于穩定發揮,這種賤兮兮的角色,仿佛就是為他量身打造;
李庚希給人很大驚喜,預告里多次上演五官扭曲,情緒表達也很有感染力。
但后半部分,隨著愛情逐漸升溫,人物關系走到十字路口,癌癥的壓抑感、人生的無力感,就會彌漫而來。
即使等來了一場婚禮,男孩成功把腎換給女孩,但這個過程注定是沉重而催淚的。
總之,幾支預告看下來,電影質量大概率排在春節檔首位,很有可能成春節檔最大一匹黑馬。
就看你怎么取舍了。
也祝福片方好運吧。
NO.6
《破戰》
主演:吳鎮宇、任達華、程媛媛、唐文龍
《破戰》是春節檔一眾電影里,“資歷”最老的一部。
兩位主演吳鎮宇、任達華的年齡自然大,一個63歲,一個69歲。
更出乎人意料的是,這部電影本身“歲數”也足夠大。
在這之前,它塵封5年,幾乎無人問津。
原因不出在演員身上,也不出在故事題材的尺度上。
直白點說,就是背后的資本。
電影主要出品方是北京天工聯合影業,名氣、實力一般。
電影拍完后,疫情爆發,這家公司又因資金問題被卷入官司。
之后這部影片也被連累,上映變得遙遙無期。
5年后,當它決定重出江湖時,卻發現如今的港片配置,已經是“三影帝”起步。
但是站在片方的角度,我們也能夠理解——
既然要放手一搏,為何不選一個最大的舞臺,萬一能分一杯羹呢?
而且這個時候定檔,還能整個“春節檔電影增至8部”的話題,就連官媒都會主動幫著吆喝。
觀眾也會自發研究,這到底是部怎樣的電影。
片方還特意選在正月初七上映。
先是直接避開其他大片的鋒芒,六天后當一些對手被淘汰出局,自己作為新人,興許能拿到一點排片。
只是從影片實際質量看,難度不小。
影片的故事有點像《暗殺風暴》。
一派勢力自稱“救世主”,連連出手挑戰社會秩序,隨后與警隊展開對決。
《暗殺風暴》尺度大,陣容強,最終票房也只是8000萬出頭。
《破戰》能走多遠,實在不容樂觀。
NO.7
《熊出沒·逆轉時空》
過去10年,春節檔最大的贏家是誰?
那就是《熊出沒》系列。
2014年,《熊出沒》大電影從電視機搬上大銀幕,之后就沒再缺席過春節檔。
每年穩定輸出一部賀歲影片,受眾穩定,目標精準,質量一直在水準之上。
任憑市場風起云涌,它都能穩定收割10億左右的票房,穩如狗。
很多人不解,一個《熊出沒》拍了這么多年,觀眾沒看膩嗎?
答案就是,沒有人永遠10歲,但永遠有10歲的小孩。
每年臨近春節,家里娃娃打開少兒頻道,就會看到鋪天蓋地的熊出沒電影廣告,躲也躲不掉。
只要家長過年帶他們去看電影,一次至少貢獻3張電影票。
我們看一眼去年上映的《熊出沒·伴我“熊芯”》。
除了大年初一外,它的單日票房基本上都是第三,每天1億打底。
你也別指望給小孩看的動畫片就會便宜,平均票價基本不低于45元,處于第一梯隊。
目前來看,《熊出沒》只要不從兒童的流行圈子里掉隊,在動畫片這個賽道上,它是沒有對手的。
難得的是,人家地位這么穩,在制作上卻沒有糊弄事,每年都想著拍出誠意。
2024年這部《熊出沒·逆轉時空》,就被網友形容為春節檔“唯一的大片”。
光頭強先是來到“深城”當程序員,成為職場打工人。
之后劇情轉彎,帶出時空穿梭。
看預告里熊大熊二不認識光頭強的反應,應該還有點多元宇宙的意思。
最后光頭強勇救熊大熊二,一番高燃打斗后,主題落點依然是朋友間的情誼。
其實劇情不重要,它能保持有趣,并且給予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家長們就愿意充當陪客。
《熊出沒》還有個隱藏作用。
作為春節檔的“釘子戶”,《熊出沒》不僅穩定收割票房,更成了春節檔電影質量的分水嶺。
春節檔里,凡是票房超過《熊出沒》的,都是值得一看的電影。
凡是票房低于《熊出沒》的,可以直接pass掉。
用這個標準去選春節檔電影,幾乎不會出錯。
NO.8
《八戒之天蓬下界》
春節檔的兒童動畫電影,一直被《熊出沒》壟斷。
但在這個細分的賽道上,也不乏挑戰者。
之前很多著名IP,如汪汪隊、小虎墩、小豬佩奇也曾加入角逐,試圖分一杯羹,結果全都鎩羽而歸。
2024年又有位“新人”站了出來,它就是《八戒之天蓬下界》。
這部動畫最大的特點,就是選取二師兄作為故事主角。
整套劇情主打的也是“戰勝自我+心系蒼生+不認命”的混搭式熱血。
為了配合這一主題,編劇也對豬八戒的故事做了較大改動。
預告里,天蓬貴為天庭元帥,本是人樣,且外貌俊美,有情有義。
因他看守不力,神器金耙落入妖界,玉帝震怒,罰他永世為妖。
于是他變為豬形,墜入凡塵,因貌丑受盡冷眼。
妖王得到金耙,意圖統領三界,天蓬為彌補過錯,苦練本領,與妖王決一死戰。
預告里的臺詞,走的也是命運逆襲、拯救生靈的暴燃路線。
“天蓬,你被打下界,現在不過是頭豬?!?/p>
“為福陵山萬千妖民,我甘愿為妖。”
“吃我一耙。”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動畫還給豬八戒安排了愛情戲,定位是“有缺陷的暖男”。
從各方面來說,都是非常大膽的嘗試。
另外,因歌曲《悟空》成名的歌手戴荃,也為這部動畫創作了主題曲《八戒》。
是否買賬,就看觀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