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12)
國門 記者 楊盛東 攝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離開伊犁州首府伊寧市,我們驅車駛向位于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交界處的城市霍爾果斯。平生第一次去國界看國門,我心里充滿期待。
“霍爾果斯”的名稱源出蒙古語,原意為“地多干駱駝糞”,也可作“最佳游牧地”解。唐代時,唐朝政府打通了天山北路的絲綢之路分線,霍爾果斯成為絲路中段北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魻柟故袇^位于亞歐大陸橋我國最西端,市內有我國最早向西開放的霍爾果斯口岸,1881年正式通關,通關歷史133年。2010年5月,中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將其規劃建設為師團級縣級市。如今,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成為世界唯一的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上合組織框架下國家間經貿往來的示范區。
抵達霍爾果斯后,我們直奔國門。停好車,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步行200余米,小跑著來到國門前。國門門楣上飄揚著兩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門楣正中央鐫刻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門前的長條形建筑物上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霍爾果斯口岸”字樣。邊防戰士神情莊重地站在國門兩側。朋友們則紛紛站在國門前拍照留影。
站在國門前,強烈的愛國情愫油然而生,兩句名言縈繞于耳畔:中國的領土雖大,但沒有一寸是多余的!老祖宗留下的國土,我們一寸也不能丟!
之后去貿易區購物。一向不愛逛商場的我,竟然一反常態,興味盎然地挑選起外國貨來。從一層逛到三層,我買了兩條絲巾、兩個哈薩克斯坦羊絨披肩、兩盒俄羅斯面膜、四盒俄羅斯巧克力,最后,還花十元買了一塊枕頭形狀的俄羅斯黑面包,成了一行人中花錢最多的“購物狂”。只是朋友們問起我所購商品的價格時,都對我討價還價的能力表示深深的鄙視。一個女性朋友聽說我購的絲巾20元一條,揶揄我道:“呵呵,唐山紅星樓市場上有的是,一塊錢一條!”好吧,就算我買貴了,至少證明我的情義是真摯的。
夜宿新疆生產建設兵團61團招待所。對了,特別說明一下,在61團招待所吃的烤羊肉串是我們進入新疆以來最實惠也最可口的。我們的車行駛在各種國道、省道、鄉道上,經??吹铰窐松蠈懼澳衬硤F某某連”的字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職責,成立60多年來,為新疆地區的建設和發展、為新疆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為守衛祖國邊疆均作出了巨大貢獻。
第二天我們離開61團時,去一家小商店買黃瓜。一個朋友問賣貨的70多歲的大姨有沒有秋黃瓜,大姨立即露出親切的笑容問:“你們是從老家來的吧?”言外之意,本地人是不知道有秋黃瓜這一品種的。原來,這位大姨的老家在河北,她是兵團職工的家屬,已經在新疆生活了50多年?!澳銈儾恢溃覀儎倎淼臅r候,地上啥也沒有,全是荒草,喝口水都困難……現在可好了,要啥有啥,我孫子還考上了大學,現在在內地工作了?!贝笠讨v起生動的創業史,先是慨嘆,后是滿足,更令我們對兵團的建設者們肅然起敬。
記者 楊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