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去哪了?
春節檔臨近,此前信心滿滿的成龍動作片《傳說》,卻反而不見蹤影。
要知道,成龍以前可是春節檔???。
從1995年春節開始,《紅番區》、《警察故事4》、《我是誰》、《鄰家特工》、《十二生肖》等片都屢創佳績。
但在2017年的《功夫瑜伽》之后,成龍電影就開始走下坡路,2019年的《神探蒲松齡》票房只有1.6億元。
其后的《急先鋒》和《龍馬精神》兩部電影,本是沖著春節檔去的,卻因信心不足而一再撤檔,最終上映后也慘淡收場。
面對困境,成龍一年前接受采訪時,也曾哽咽著發表過一番“肺腑之言”。
“我也曾想找第二個Jackie Chan,但非常難,市場不需要。多好的功夫沒用,現在一定要長得好看,不用你會做戲,站在那里就行?!?/p>
乍一看,成龍這番話很有道理。
咱們熟悉的趙文卓、安志杰、釋小龍、謝苗等動作明星,目前都只能拍網大。
那演員的困境,是否就代表動作片的市場真的不行?
就拿韓國動作明星馬東錫來說。
自從2016年在喪尸大片《釜山行》中飾演肌肉猛男后,他就火出圈。
這些年他不僅拍一部火一部,還紅到好萊塢,迪士尼都找他出演漫威電影。
大有要接替成龍,成為好萊塢動作圈新寵的意思。
不久前,他主演的R級末日動作片《荒野》,又在Netflix上線。
演員陣容不大,服化道更是摳到極致,卻依然得到全網關注。
爛番茄新鮮度86%,爆米花指數84%,在國外的熱度、口碑還算可以。
似乎說明了動作電影依然有廣闊的市場。
某個角度來說,問題還是出在咱們的演員身上。
內地動作明星與馬東錫比較,到底缺少了什么?
我們從《荒野》這部電影里,或許就能找到答案。
01、
我們先看《荒野》到底講了什么故事。
去年的韓國電影青龍獎,《混凝土烏托邦》拿到11項提名,收獲最佳導演(嚴泰華)和最佳男主角(李秉憲)兩項大獎。
《荒野》的出品方與《混凝土烏托邦》是同一家。
為了節省開支,順便蹭一下熱度,《荒野》竟被設定為《混凝土烏托邦》的續集。
電影的故事就設定在《混凝土烏托邦》中那場大地震的3年后,且發生地還是那幢在地震中“存活”下來的公寓大樓。
這回是一個醫生楊貴蘇(李熙俊飾演)伙同軍隊占據了大樓,拿青少年來做基因改造實驗,把蜥蜴基因注入人體,制造出生命力強的“新新人類”。
楊醫生手握的法寶,就是干凈的水。
可以換取食物,也可以作為誘餌,用來誘騙那些適齡的青少年。
楊醫生的手下有專門負責公關的女老師。
她會造訪人類聚居地,游說那些18歲以下的少男少女,引誘他們加入。
而他們的父母親也被一并帶走,充當公寓免費的勞動力。
我們的大男主南山(馬東錫飾演)和弟弟繼萬,日常以打獵為生,善良熱心、喜歡干架,曾救過落難的少女韓蘇娜。
由于輕信了女老師的花言巧語,蘇娜也和她的奶奶一起上了賊船。
半路上,女老師嫌蘇娜的奶奶太老,暗中吩咐同行的兩名軍人將她帶到僻靜處殺掉。
這一幕剛好被出外打獵的南山和繼萬看到。
兩兄弟隨即與兩名軍人交手,才發現這些軍人都是擁有再生能力的變異人。
在解決掉兩名軍人之后,南山又遇到從公寓大樓逃出來的軍官李恩浩,才得知大樓里的楊醫生拿青少年做實驗的事。
于是為了解救大樓里被困的少男少女,南山帶著繼萬和李恩浩殺進大樓,與盤踞在此的變異大軍正面交鋒。
電影沿用《混凝土烏托邦》的背景設定,開頭著重鋪墊末世背景下的眾生相。
連續數月沒有降雨,從井里打上來的水都渾濁不堪,人們都穿著污濁的衣服。
金銀首飾都不值錢了,食物和干凈的水才是生活必需品,倒退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社會。
正因如此,掌握打獵技術,能讓整個社區的人吃上肉的南山,才受到難民們的歡迎。
占領公寓大樓的楊貴蘇醫生,也因為能夠過濾出干凈的水,才能用水來換取食物,并招募到那些18歲以下的青少年。
電影用了很多筆墨來重點刻畫楊醫生這個反派人物,讓他的形象帶著些許悲劇色彩。
楊醫生拿蜥蜴做基因實驗,是希望能救活重病昏迷的女兒。
但在大地震過后,他的女兒只剩下半個身體,只能靠泡在藥罐子里才能維持生命。
經過基因改造的變種人,擁有比常人更加頑強的生命力,能夠在兩三個月斷水斷糧的嚴酷環境下依然存活,即使身上要害受損也能瞬間恢復。
但變種人也和《蜘蛛俠》中的蜥蜴人一樣帶著副作用,會慢慢變成半人半獸的怪物。
因此楊醫生由始至終都堅信他創造的變種人能夠更加適應末日下的生存環境,才是未來唯一能存活下來的人類。
但成為變種人也就意味著變成異于常人的怪物,為了生存而選擇變異,還是寧可選擇死去也要做普通人,這是電影帶給我們的一些哲學層面上的思考。
但雖然提出了這個問題,電影卻直到最后也沒有給出答案,只把問題留給銀幕前的觀眾。
因為這是屬于馬東錫的暴力爽片,太費腦的東西統統都不要。
即使套一個末日背景,觀眾最想看的,還是看馬東錫打架,打得爽快就行了。
馬東錫飾演的南山,是前黑道大哥,擅長使用砍刀和各種槍械,近身打斗基本不掛彩,遠程攻擊也能躲子彈。
出場時單手拽著鱷魚的大尾巴,另一只手舉起大砍刀,手起刀落斬殺這大兇獸不在話下。
與其浪費口舌,南山更習慣用拳頭說話。
他喜歡用兩招,一招叫“一拳入眠”,一拳下去直接叫你宕機;
一招是把人舉起來往地上摔,而且是摔出5米遠,同樣是打斗,卻比別人傷害值更高。
日常時南山給人感覺總是憨憨的,卻是智慧及謀略過人,屬于大智若愚的大叔類型,這些都符合馬東錫一貫的人設。
02、
沒錯!馬東錫這些年能火到好萊塢,甚至被叫做韓國民族精神的代表,就是因為他的人設立得好。
還記得他在《釜山行》中的樣子嗎?就是為了保護妻子奮不顧身的“護妻狂魔”形象。
日常是個“妻管嚴”,老婆上個廁所,他守在外面還被嫌大吵。
后面為了保護妻子和滿車廂的乘客,他在手上纏上膠帶,用一雙老拳和喪尸大軍PK,擋住了喪尸犧牲了自己。
這一幕曾經感動了無數觀眾,也讓他從此被冠上“喪尸見了都要退避三舍的男人”的名號。
導演許明行,是韓國電影圈里名氣非常高的動作指導,也是和馬東錫一起從《釜山行》一路走來的老搭檔。
剛出道時的馬東錫沒有現在這么“多肉”,臉上白白凈凈的,什么電影都接,能給多些鏡頭,說上幾句臺詞就心滿意足。
但在《釜山行》中,他憑借尹相華這個角色,著實搶了男主角孔劉的風頭,讓觀眾記住他的名字。
其后馬東錫出演的大部分電影都是延續這種“萌萌的壯漢”的人設,其中有十幾部都是和許明行導演合作的作品。
比如在《犯罪都市》中,他飾演的馬錫道帶領警隊掃黑。
對付那些惡霸壯漢也只是一拳一個,能動手的就絕不廢話。
但在強悍的外表下,他卻有一顆感性、溫柔的心。
見相親對象時會噴香水,開打前會先扶路人老奶奶安全撤離。
在《惡人傳》中,他又出演黑幫大佬張東秀,滿身橫肉配上夸張的紋身,讓人一眼就看出不好惹。
可他雖然是黑道中人,下雨天等車時看到有女學生在旁邊會馬上把正在抽的香煙熄掉,并將雨傘送給她。
這些都是在制造一種反差萌,打架時一拳一個,被叫做“一拳超人俠”;
日常卻是個平易近人的鄰家大叔,“大塊頭”的外表之下隱藏著“小公舉”的內心,被周圍的朋友叫做“馬可愛”。
《壞家伙們》、《憤怒的黃?!贰ⅰ豆谲姟?、《始動》等這些電影中,在許明行導演的幫助下,馬東錫漸漸鞏固了這種“呆萌大叔”的形象。
且不只是在電影里,生活中的馬東錫也是如此可愛,喜歡養貓,還是個孩子控,與他合作過的小演員都非常喜歡他。
回到本片中,Netflix出品的暴力爽片,不需要過多考慮分級,允許尺度放得更大,因此我們看到動作場面比馬東錫以前的電影更加驚艷。
按照片中設定,變種人擁有強大的再生能力,需要把頭砍下來才能殺死他們。
因此我們看到馬東錫提著大砍刀,如砍瓜切菜一般砍下對手人頭的畫面。
隨著人頭落地,血花四濺的鏡頭十分帶感。
近戰用刀,遠距離殺敵散彈槍就是標配。
因為變種人身上除了頭其他部位都打不壞,就需要瞄準頭來打,一槍爆頭的畫面直沖腦門,對你的視覺神經發起挑戰。
如上面所說,電影為了省錢直接把《混凝土烏托邦》的大樓拿來用。
預告片中出現的鱷魚,也只是正片開頭出現不到1分錢的CG鏡頭,可以說是摳到了極致。
但就這些“放開尺度”的動作鏡頭,已經能令觀眾滿意,在爛番茄上能拿到高分不是沒有道理的。
03、
讓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
成龍說現在的動作片和武打演員不吃香了,是因為“市場不需要”了,這顯然是不對的。
已經53歲的馬東錫還能這么火,就已經是個明證。
且馬東錫甚至不是武行出身,出道前是個健身教練。
馬東錫的成名過程,可以當作一個案例,給我們提供參考。
他能火靠的不是別的,就是“一拳超人俠”和“呆萌大叔”這兩種人設的混搭,“一招鮮”就能吃遍天下。
咱也別不服,事實上我們以前成名的那些動作明星,也全都是吃人設這一套。
這算是動作電影圈的一條“定律”,馬東錫的成功,只是再次應驗。
區別于普通的商業電影,真正意義上的動作片,都是一看主演,二看故事。
因此我們才會把它們區分為“李小龍電影”、“成龍電影”、“李連杰電影”。
拿李小龍來說,他的動作辨識度最高,出手快準狠、干凈利落,比別人簡單,卻沒人學得會。
再看人設,李小龍是那種舍我其誰的形象。
天生帶著十足的霸氣,說話卻帶著超凡的感染力,且自帶幽默感,蘊含著無限的智慧,因此他才能成為世界偶像。
再看成龍,他的電影主打一個“雜?!焙汀案唠y度”。
打斗時運用身邊能拿到的所有物品,冒著風險完成高難度特技鏡頭。
而成龍在電影里的形象也是“固定”的。
會退縮但不認慫,會搞笑但不做作,認真而顯得親切,這些都是能讓人記住的地方。
為什么成龍現在不火了?
就是因為他的動作不像以前那么靈活了,“雜?!笔酱蚨酚^眾也看膩了,高難度特技又做不了。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成龍在電影里的形象也變了,變得老成持重,動不動就給你“講道理”、“說人生”,還要立“愛女兒”的人設,這誰受得了?
李連杰呢?
他的動作沒有李小龍的力度,也沒有成龍的花樣百出,但他是傳統套路出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就是他的長處。
有人做過統計,李連杰的電影里,傳統兵器出現的頻率是最多的,他的每部電影,動作設計都沒有重復過。
自從主演《黃飛鴻》系列之后,李連杰的宗師形象就深入人心。
往后不管是古裝片《太極張三豐》,民國片《精武英雄》,還是時裝片《中南海保鏢》,這種宗師氣質也始終沒變。
李連杰到了好萊塢之后,拍的那些電影熱度明顯低于港片時期。
就是因為在好萊塢導演的操刀下,他身上的“宗師氣質”丟失了,只剩下凌厲剛猛的動作。
“一代宗師”成了出手狠辣的“打手”,我們內地觀眾直的難以接受。
還要提一嘴與李連杰同齡的甄子丹。
他直到2008年主演《葉問》之后才真正火起來。
那時候他說過這樣的話,說以前只知道動作演員把打戲拍好就行,直到飾演葉問,才體會到動作明星更需要磨練演技。
《葉問》系列能火,正是因為讓我們看到了與從前不一樣的甄子丹。
不再是莽撞的“一介武夫”,而是低調、善良、堅定、熱愛生活的宗師形象。
區別于李連杰的“黃飛鴻”,甄子丹的“葉問”更顯得低調和親民,這也是觀眾喜歡的原因。
所以,我們的動作電影想要“復興”,重現舊日的輝煌,就要在選角和角色塑造方面下功夫。
發掘有形象和氣質的,有潛力的演員,在電影里確立其形象,再推出一些有說服力的代表作。
04、
皮哥說的這些事說來容易,要做到其實很難。
還記得馮德倫拍的《太極1:從零開始》和《太極2:英雄崛起》,花重金捧長拳高手袁曉超做男一號。
無奈他的演技著實不行,兩部電影的票房都遭遇慘敗,袁曉超也從此銷聲匿跡。
還有熊欣欣拍《戰·無雙》捧過蔣璐霞;徐克拍《散打》捧過桑偉淋;自立門戶卻拍一部爛一部的岳松;狂蹭李小龍IP卻怎么拍都不火的陳天星。
這些失敗的案例,都在證明一位動作明星能火,靠的不僅是努力和機緣,還要看與生俱來的氣質和天份。
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甄子丹、托尼賈、馬東錫的身上都帶著這種氣質,能立得住人設,所以他們才能火。
然而下一個會是誰?
是謝苗、釋小龍、安志杰,還是陳國坤?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