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覺得,你成了所有視頻平臺尊貴的VIP會員,還是沒有幾部想看的影視劇可看?
不信的話,就現在,你逐個打開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的首頁,基本會看到差不多的平臺推廣劇目。
只不過它們劇名不同。愛奇藝大推的叫《大夢歸離》,優酷大推的叫《春花焰》,騰訊視頻大推的叫《錦繡安寧》。
這樣的情況并非只出現于當下。一年四季,年復一年,手握億萬流量的在線視頻平臺們都在馬不停蹄地制播同一種影像產品,也就是所謂的仙俠古偶。
在這些看一部跟看一千部沒有差別的仙俠古偶劇中,你會發現:它們都是差不多的注水故事、差不多的男女主人設、差不多的愛情橋段,差不多的服化道,甚至連角色名字都差不多的矯情,唯一不同的,可能只是會換不同的一批人演而已。就連這一批又一批不同的人中,也都長著差不多的修飾臉。
簡言之,這種長得差不多的仙俠古偶劇基本都是把持著流量、數據、科技、資本的大廠們(不限于愛優騰)用簡陋流水線批量制播出來的產品。
它們用一些互相抄襲、裁縫、融梗成的網文做劇本,讓自家喂養,不知演戲、演技為何物的流量藝人們,穿上戲服,玩著千篇一律的大女主或大男主的貧乏愛情游戲。
不僅確保了自家藝人們有事兒可干,為藝人們的固粉寵粉提供了便利,更穩定了一批追逐流量藝人的付費會員,通過花樣百出的付費模式一次又一次地收割他們的錢包。
在這個流水線生產中,流量藝人是平臺資本制作流水線垃圾關鍵工具。當然,平臺資本也會給他們工具人應有的福利、待遇,比如所謂的曝光、資源等。
表面看,這似乎是一個各取所需的生意邏輯,但它貽害無窮。
它傷及的不僅是整個影視產業的豐富與進步,還擠壓了非流量但有實力的演員的職業生存空間,更禁錮了一些本來可以在演藝之路成長、綻放的潛力新人,甚至一些本來走演技路線的正經演員,也不得不到流水線產品中謀取一些毫無含金量的角色維持曝光率。
更恐怖的是,在這個生意邏輯下,受傷最深的卻是并不喜愛流水線垃圾,但為了看某一部或某幾部版權老劇而不得不成為會員的大量觀眾。換言之,平臺們批量制作的粉絲專供劇,讓不是粉絲的觀眾越來越無劇可看。????????????????
只要這樣的生意模式持續存在,有正常追劇需求的觀眾就是無形的受害者,他們找不到值得一看的電視劇,無奈只能用會員費一遍又一遍重溫著上個世紀的國產老劇。
畢竟,一般情況下,如果你想看高清正版的《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你至少得成為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三家之一的VIP會員;如果你再想看個《大明王朝1566》或者《新白娘子傳奇》,你得成為優酷VIP會員;你想看《瑯琊榜》,你得成為愛奇藝VIP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