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八真
7年前,在《白夜追兇》的最后一集,潘粵明飾演的“關宏峰”面對鏡頭邪魅一笑,給觀眾留下了巨大的懸念。
7年后,《白夜破曉》正式上線,懸念終于等來了解開的一天。
圖源:豆瓣
11月20日,《白夜破曉》正式開播,作為2017年現象級大作《白夜追兇》的姊妹篇,這一消息很快便在社交論壇上“炸開”,觀眾積壓已久的“情懷牌”瘋狂輸出:“終于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這七年太難熬了!”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白夜破曉》首播日正片播放量為1872.2萬,全網播放量第四,截至23日22時,其正片播放量已經突破1億。
據說,為了更好地銜接新劇情,很多人又去復習《白夜追兇》了。新作帶老片,從9月10日至10月7日,《白夜追兇》播放量同比上漲280%。
身為追劇大軍的一員,《節點財經》聊聊觀感。
01 故事本身不夠炸裂
潘粵明扮演的大關小關,王龍正扮演的周巡,梁緣扮演的周舒桐……編劇指紋,監制王偉、五百,拉出這一長串演職員名單,估計大多數觀眾都會長舒一口氣……
至少,人沒換。
相較其他續作,《白夜破曉》選擇了最尊重老粉的方式,從人到物,“無縫銜接”。
按照潘粵明自己所說,雖然《白夜破曉》距離《白夜追兇》相隔了7年,但二者的故事中的時間差僅有2個小時。
“《白夜破曉》的第1集,其實就是《白夜追兇》的第33集。”潘粵明說。
據悉,為了實現“無縫銜接”,《白夜破曉》幾乎重聚了原班人馬,包括服裝、化妝、道具在內的服化道、視聽設計等均高度復刻前劇,盡可能不讓觀眾產生違和感和割裂感。
但實際上,在劇情真正開始后,并沒有橫刀直入《白夜追兇》里的吳征滅門案,而是以全新話題切入。
在已經更完的前十二集中,主要講了復活奇案、地下囚禁、雨夜劈頭士三個案件??傮w來講,情節推進平淡,偵破過程、案子結局也比較潦草。
比如“復活奇案”,離奇消失又突然復活的69號尸體,這聽上去就很吊詭,但卻高開低走,最后只是還原了一出哥哥誤殺弟弟未婚妻,自己羞愧自殺,凸顯“哥倆好”的情感橋段。
難怪有網友說,為了讓兄弟倆和好,導演太拼了。
問題是,觀眾要看的是懸疑劇。懸疑劇的吊胃口感和炸裂感呢?
再如,雨夜劈頭士,標題夠驚悚,唬人,但真兇竟是個小老頭。倒不是說底層小人物不能行兇作惡,就是總覺得這結局有點辜負大家的期望。
事實上,在第一個案子結束后,豆瓣便出現口碑兩極分化,不少人打出兩星、一星,甚至棄劇,認為“等太久了,已經不是那個味道了”“全員降智不知所云”“特別普通,非常寡淡”……
確實,有《白夜追兇》這塊當之無愧的國產刑偵劇“天花板”壓在頭頂,《白夜破曉》要想超越非常不容易。
不過,矮子里面拔高個,《節點財經》覺得,在年內播出的同類型劇里,《白夜破曉》仍然算得上高質量,最能打。
而目前觀眾的感受,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02 廣告著實有點煩
說全線情節推進平淡,或許還有點早。畢竟,《白夜破曉》全劇還沒有播完。
但有一點足以蓋棺定論:《白夜破曉》的廣告實在太多了,真的太影響看劇心情了。
《節點財經》梳理,《白夜破曉》正片首集廣告達8個,總耗時達110秒,涉及前情提要、片頭、片中和片尾,無論是按數量計,還是按時長計,都創出優酷開局廣告新高。
根據優酷官方披露的數據,《白夜破曉》播前廣告合作商達30個品牌,涵蓋度小滿、OPPO手機、飛鶴奶粉、南孚電池等品牌,刷新了優酷播前招商歷史紀錄。
圖源:豆瓣
井噴的廣告,顯示了外界對這部劇的期待和肯定,以及商業化的成功,但如何平衡好企業收益和C端體驗,卻對優酷提出極大考驗。
《白夜破曉》肆無忌憚的廣告,特別是隔十幾分鐘突然跳出來一條中插廣告,并且還會伴著震動效果,著實讓屏幕前的觀眾怨聲載道:
“優酷真的是窮瘋了嗎?”“吃相難看”“這不是個電視劇,這是在看廣告!”甚至有人表示,“寧愿找盜版資源,也不在這兒看?!?/p>
觀眾的憤怒不難理解,追劇本身是一種沉浸式的休閑放松活動,頻繁突兀闖入的廣告,不僅破壞整體的觀看氣氛,還極易擾亂觀看節奏,也在不斷透支會員耐心和好感的同時,為棄劇埋下伏筆。
針對觀眾不滿的反饋,優酷客服稱,優酷提供的“廣告特權”可減免部分“硬廣”,但節目開始后的內生廣告、暫停廣告等只能通過關閉、拖拽等方式跳過,未來會持續不斷優化完善的廣告推送邏輯。
言下之意,不管你是何等級的VIP,這廣告都避不開。
《節點財經》認為,即便《白夜破曉》有大IP撐著,但若因為觀看體驗差而被大量用戶吐槽,那么利用精品劇過度插播廣告的方式無異于“竭澤而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