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希望結束俄烏沖突,“但這意味著必須提出相關的外交解決方案”。
普京稱:“我們的目標不是要發動軍事沖突,恰恰相反,是要結束這場沖突。我們將致力于實現這一目標,當然越快越好?!?/p>
“所有武裝沖突都會以某種方式在外交軌道上通過某種談判結束,沖突中的任何一方遲早會坐下來達成協議,反對我們的人越早認識到這一點越好。在這一點(以外交談判結束沖突)上我們從未放棄?!?/p>
普京強調,自己經說過很多次了,敵對行動的加劇只會導致不合理的損失,“目前是烏克蘭拒絕談判”。
2022年12月22日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國務院青年政策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
圖源:路透社
外界注意到,此前一天,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接見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對于拜登同意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普京稱俄羅斯會找到反擊的方法。他表示,“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已經“相當老舊”,不像俄羅斯的S-300防空導彈系統那樣先進。
普京稱,俄羅斯會摧毀“愛國者”導彈系統,“這樣做都是徒勞的,只會延長沖突,僅此而已”。
普京還談到,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石油出口施行價格上限的措施“不會損害俄羅斯經濟”,而他將在下周初簽署一項法令,宣布俄羅斯的反制措施。
在普京明確呼吁談判的同時,美方宣稱,俄羅斯“希望使沖突升級”。白宮發言人約翰·柯比表示,美方看不到“任何跡象表明普京愿意談判”??卤戎?,拜登愿意與普京展開會談,但前提是普京對談判“表現出認真態度”并經美國及其盟友和烏克蘭“共同商討確認”。
至于何謂“認真態度”,美國及其盟友又將如何與烏克蘭確認是否為“認真態度”,柯比則未有明確說明。
自2月24日以來,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近10個月,國際社會普遍呼吁和平解決危機。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歐洲需要采取更為堅定的立場,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以此確保區域內的和平。美媒華爾街日報12月22日指,馬克龍提出了一條“微妙路線”,呼吁西方為俄羅斯提供安全保障,作為結束俄烏對抗、防止沖突蔓延至歐洲其他區域的一項條件。
另一邊,12月21日,俄羅斯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梅德韋杰夫訪華,梅德韋杰夫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兩國關系、俄烏沖突、國際地區問題等話題進行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表示:“中國希望有關各方能夠保持理性和克制,進行全面會談,并通過政治手段解決雙方的安全關切。
不難發現,自俄烏陷入沖突以來,中美兩國的應對態度呈現鮮明對比。相較于美國的“軍火外交”,中國更關心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始終呼吁各方重視勸和促談,基于合理安全關切談判解決紛爭。
但解鈴還須系鈴人,目前結束俄烏沖突的關鍵首要在于俄烏兩國。正如普京所言,除非訴諸全面毀滅,戰爭的最終解決方式便只能是外交談判。而要想達成和平談判,第一步便是雙方停火,停止沖突,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作者丨林舒琪,深圳衛視直新聞實習記者
編輯丨張思南,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