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向死而生,最后坦然赴死;事與愿違;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這些命題可圈可點,改變了近年來古偶的小甜劇風氣,但是劇情牽強,男主的暗廠劇情過半就走丟了,皇帝為情所困,對邊疆戰事不聞不問,另外故事的走向,角色的選擇,似乎是在為虐而虐,明明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偏偏選擇了最“不靠譜”的一種,比如男主讓男二帶走唯一的解藥和女主……
青州大火首尾呼應,再引出雪龍須絕跡,這一點還算得當,但第一次雪龍須被搶,反而并不明智,張力不足,像是故意設置的“巧合”。雪龍須、墨脈、燈果餅、石簪、紅果等物線豐富,但結構并不嚴密,少了一層命運感,劇情本身是想講和命運抗爭,但總有些事事與愿違,最終接受無常坦然釋懷的故事。缺少命運感的邏輯伏筆,導致劇情松散,痕跡>巧合,為虐而虐,而非無可奈何,非命運無常。公主、清宴、衛老二的結局亦是如此……結局設計很凄美,但指向結局的故事處處透露著不合理……
那些關于“如果”的約定,關于生與思念的命題,關于雪和春花的故事,或許正在某年某日某個角落,結出新的答案……
此外,
究竟是癲感、瘋感,還是悲劇,定義混亂,癲往往對應著爽,這部劇反而在劇情過半時徹底拋棄了癲感,走向悲劇,倒不如做成徹底的悲劇,類似于《鶴唳華亭》的隱忍而不是招搖……
而關于女主對生命態度的轉變,缺少一個轉折點……
主角團抗爭對象究竟是誰,前期是慕容玄烈,后期是西焉的明駒,而這兩者之間關系不強,劇情前后割裂,結構扁平,即便是想營造出清宴、衛老二最終犧牲的無常結局,也顯得像炮灰……
是否可以嘗試把“衛老二”這樣的角色設置成徹頭徹尾的普通人,擁有一個美好但平凡的結局,成為男女主的映射和期盼……而不是單純塑造一個美好的人?工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