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傳媒頭條
整理自央視新聞、紅星新聞、百度百科等
據央視新聞報道,2021年是中韓文化交流年,為落實中韓兩國元首共識,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韓國放送公社(KBS)于2月22日以視頻方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決定,本著平等互利和友好協商的原則,建立合作機制,開展在節目內容、媒體技術、產業經營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推動兩國人文交流,增進友誼與互信,推進中韓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邁上新臺階。
值得一提的是,KBS是韓國放送公社的簡稱,為韓國最早的公營電視臺與廣播電臺,廣播頻道于1927年開播,電視頻道于1961年開播。營運交由獨立公共機構進行,收入來自政府和所委任的電視機許可證服務費。其與文化放送株式公社(MBC)和SBS株式會社(SBS)并列為韓國三大無線電視臺。
此外,KBS曾制作和播出不少具有國民性的代表綜藝,《音樂銀行》《Happy Together》《我們小區藝體能》《超人回來了》《兩天一夜》《不朽的名曲》等。同時,其出品了多部熱門韓劇,為一些中國觀眾熟悉,如《冬季戀歌》《藍色生死戀》《太陽的后裔》等,都曾在中國掀起追劇熱潮。
此前韓國娛樂文化曾在中國流行,“韓流”成為一種現象,但因為2016年薩德系統的部署,“韓流”迅速降溫,韓國明星在中國的也風光不再。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沒有“韓流”的這5年左右,國內娛樂行業開始了自己的偶像明星打造之路,從2018年開始,各種偶像、愛豆選秀,《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創造營》等,打造出了蔡徐坤、周震南、楊超越、吳宣儀、孟美岐等本土偶像,他們更受國內粉絲追捧。
知名影評人譚飛表示,目前社會環境變了,當年中國粉絲迷戀韓星,但現在中國的娛樂圈也出現了自己的頂級流量明星。一位從事演出的業內人士也表示,昔日供不應求的愛豆、偶像市場,如今已是供大于求,目前也只有權志龍等韓國頭部藝人在中國還有些演出票房號召力,過去韓星來到中國輕松撈金的時代已經過去。
“韓國在電影和娛樂工業上有它的優勢。(但)中韓的文化合作,不會像過去那樣帶來大的沖擊,是一個良性的補充吧?!弊T飛認為,如今不太可能出現當年那種大量韓國明星來中國拍戲的情況。
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之前韓國的文化產業跟中國雖然合作較多,但韓國只是把中國當做一個市場,主要是單向輸出,而韓國對中國的文化并沒有對等接受。尤小剛認為,此次央視和KBS的合作,應該會和之前不同,不再是以前那種單向的、互動性差的合作了,而將是一個比較好的互動性強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