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我國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是經濟運行中的重要“亮點”。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與1-9月持平。10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1%,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0%,比上月上升2.0個百分點。
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表示,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總體保持平穩,多數行業、地區和產品實現增長,制造業增速回升,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支撐明顯,宏觀政策效應繼續顯現,工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在當天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付凌暉說:“10月,在政策帶動下市場需求回暖,企業預期改善,工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制造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1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隨著存量政策持續顯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實,政策組合效應不斷釋放,11月、12月我國經濟運行有望延續10月份以來回升向好的態勢。同時,“兩重”(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發力,不斷釋放消費潛力,拉動投資增長。下一步,將開展加力支持“兩新”政策效果評估,研究提出未來繼續加大支持力度、擴大支持范圍的政策舉措,持續以“兩新”政策推動群眾受益、企業獲利、經濟向好。
回升勢頭增強 工業增長趨勢穩定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8%,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從9、10月經濟運行變化,特別是從10月來看,經濟回升勢頭增強,宏觀政策效應顯現,進一步增強了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的信心。
“10月,我國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持續顯效,消費、服務業、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社會預期持續改善?!备读钑熣f。
2024年以來,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復蘇趨緩,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陸續進入降息周期,同時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地緣政治沖突交織等因素加大了世界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從國內來看,我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的關鍵期,傳統增長動能和新興增長動能接續轉換在加速演進,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增多。
付凌暉表示,面對困難和挑戰,相關部門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經濟運行回升勢頭增強,主要指標回升明顯,市場信心改善。從10月我國經濟主要指標來看,主要表現為“三個回升、兩個穩定、一個提振”:“三個回升”指市場銷售、服務業和進出口明顯回升,“兩個穩定”是指工業和投資穩定增長、就業和物價保持穩定,“一個提振”指的是市場信心得到提振。
“在大規模設備更新以及產業升級發展等因素驅動下,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制造業升級發展態勢明顯,10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明顯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付凌暉說。
孫曉表示,10月我國超八成地區和行業、五成產品實現增長。10月,31個地區中,27個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87.1%;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5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85.4%;在統計的619種主要工業產品中,343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增長面為55.4%。
從工業三大門類看,電力熱力燃氣和水的生產供應業增速出現回落,采礦業和制造業增速都比9月加快。從增長勢頭看,10月市場回暖帶動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比9月加快0.2個點。同時,出口對生產的拉動繼續顯現,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3.7%,比9月加快0.3個百分點。
從投資看,重點領域投資增勢較好,支撐作用較強,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4%,連續三個月保持在3.4%的增長水平,顯示出投資增長穩定性增強。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9.3%,比1-9月加快0.1個百分點,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較快,這將有力促進產業升級發展。
付凌暉表示,在存量政策加快落實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作用下,10月份除生產需求主要指標明顯回升外,市場信心得到提振,主要體現在股市、樓市交易活躍,企業和消費者預期改善。
結構持續優化 工業新動能加快成長
孫曉表示,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剔除季節因素,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長0.41%。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增速較9月加快0.2個百分點,已連續兩個月回升;采礦業增長4.6%,加快0.9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4%。
付凌暉說:“在產業升級發展和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政策帶動下,裝備制造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工業結構繼續優化?!?/p>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0月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繼續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其中,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6.2%、10.5%,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不僅支撐工業較快增長,也促進了工業生產效率提高。
付凌暉介紹,在促進工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推動下,我國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態勢明顯,新的增長動能在不斷積聚加快成長,10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其中,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8%、33.4%,智能設備、綠色產品生產持續高速增長,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1.9%,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48.6%和13.2%。
與此同時,工業品出口增速加快。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3.7%,增速較9月加快0.3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有出口的39個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76.9%。主要出口行業中,汽車、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金屬制品、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兩位數增長。
付凌暉表示,在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市場需求改善的背景下,工業企業產銷銜接提升,工業景氣度回升。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比9月提高1.3個百分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回升到景氣區間,制造業生產經營預期指數比9月回升2個百分點,幅度較大。
保持較快增長 裝備與高技術制造業持續“壓艙”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產業布局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步伐日益加快。2023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攀升至31.5%,成為推動全球工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發布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制造業生產銷售提速,高技術及裝備制造繼續向好。10月,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較9月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9%和5.1%,分別高于制造業銷售總體增速7.6個和3.8個百分點,拉動作用明顯。特別是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等先進制造業發展向好,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4.2%、14%和9.3%。
高端裝備制造業持續引領制造業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業已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萍紕撔屡c數字化技術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推動工藝創新、數字賦能與綠色轉型,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孫曉表示,裝備制造業不斷夯實工業基本盤。10月,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1.3個百分點,連續15個月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
據統計數據,10月的主要裝備行業中,電子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今年以來連續兩位數增長,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為20.0%,居工業各大類行業首位。
“1-10月,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34.0%,已連續20個月保持在30%以上,較1-9月提升0.2個百分點,‘壓艙石’作用不斷凸顯?!睂O曉說。
同時,高技術制造業較快增長,助力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1%,增速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3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3D打印設備產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33.8%、26.0%、25.4%,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據孫曉介紹,10月,全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4.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增速持續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助力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速為10.6%,連續12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集成電路制造、光電子器件制造、敏感元件及傳感器制造等高技術行業蓬勃發展,增速分別為41.9%、23.4%、23.1%、21.1%。
付凌暉表示,從企業來看,10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重新回到擴張區間。其中,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升到近期高點,非制造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進入較高景氣區間,反映出近期企業對市場發展信心在增強。
“但是也要看到,我國工業企業還面臨著市場價格較低、效益提升困難等問題?!备读钑煴硎荆热缡車H原油價格波動下行對我國輸入性影響以及國內部分行業競爭加大作用,10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9月略有擴大。
“隨著冬季和元旦的到來,工業消費品除了能源價格受國際輸入性影響較大之外,多數產品供應充足,價格有望保持穩定?!备读钑熣f。
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我國工業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新動能持續成長,對相關行業需求擴大效果有所顯現,帶動相關價格出現積極變化。付凌暉表示,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行輸入性因素和國內擴大需求政策拉動共同作用,10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保持基本穩定,比如鋼鐵、水泥等領域出現了“止跌回升”跡象。
孫曉表示,總體上看,雖然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市場需求不足、企業盈利水平較低等困難仍然存在,但當前各種宏觀政策措施接續出臺,PMI生產指數連續兩個月回升,工業經濟發展動能不斷積聚。下階段,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大助企幫扶力度,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夯實工業經濟運行基礎,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向好。
加力擴圍 “兩重”“兩新”持續釋放動力
國家稅務總局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設備投資繼續回升,消費品以舊換新持續加力。10月,大規模設備更新持續推進,全國企業采購機械設備金額同比增長5.2%,較9月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商務服務業采購機械設備金額同比分別增長23.5%和16.6%,零售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較9月提高5.4個百分點。電視機等家用視聽設備零售、冰箱等日用家電零售同比分別增長43.2%和63.5%;與家裝相關的家具零售、衛生潔具零售同比分別增長16.9%和23%。
李超分析,“兩重”“兩新”政策持續發力,不斷釋放消費潛力、拉動投資增長。10月,基礎設施投資、制造業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都有所加快,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同比增長11.2%,比9月加快9.6個百分點。
10月,各地區“兩新”政策措施持續落地顯效,帶動相關行業生產向好。孫曉介紹,在設備更新政策等因素帶動下,10月我國智能消費設備制造、船舶及相關裝置制造、電池制造等裝備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8.8%、16.0%、14.5%,農產品加工專用設備、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包裝專用設備等裝備產品產量分別增長54.5%、28.4%、19.2%。
以舊換新方面,在汽車報廢、置換更新補貼政策等因素帶動下,汽車產量同比由降轉增,由9月下降1.0%轉為增長4.8%。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8.6%,增速創2023年5月以來新高,與之相關的充電樁產量增長25.2%。得益于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政策等,家用空氣濕度調節裝置、房間空氣調節器、家用電熱取暖器具等家電產品產量實現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為32.1%、14.0%、13.2%。
李超認為,10月中國制造業PMI指數、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都重新回到了擴張區間,可以看出企業生產和投資意愿正在增強。展望2025年,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支撐因素依然較多。從發展動力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的30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正在加快落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將持續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在深入實施,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正在融合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將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持續推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從市場空間看,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還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有待釋放。
李超說:“從政策支撐看,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項目正在全面落地見效。同時,我國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和豐富的政策儲備,精準調控、逆周期調節等工具不斷完善,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不斷提高,宏觀政策系統集成、精準發力,將有力支撐經濟平穩健康發展?!?/p>
李超介紹,截至目前,各方面出臺“兩新”實施細則近300項,持續發揮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努力以“兩新”政策激發品質新生活、產業新動能、市場新活力。
首先,更好地服務了群眾消費需要。消費品以舊換新包括汽車、家電、家居等3大類重點產品,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各地用好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實實在在地支持消費者對更優質、更智能、更環保產品的需求。實際操作中,家電最高可補20%、汽車最高可補2萬元,家居方面不少地方專門對適老化改造予以支持。
第二,加大助力產業轉型升級。設備更新政策聚焦工業、農業、建筑、教育、交通、文旅、醫療等7個重點領域,拿出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直接安排到項目。同時,在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發布112項標準,支持企業開展工藝更新、數字賦能、綠色轉型,促進產業向“新”向“綠”發展,有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第三,支撐經濟回升向好。“兩新”政策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一方面支持企業通過“更新”增強產品迭代升級能力、更好滿足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支持居民通過“換新”增加消費、帶動企業投資擴產,從而推動投資消費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比如,前10個月全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6.1%,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
李超介紹,1-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97個,總投資9160億元,其中審批63個、核準34個,主要集中在高技術、能源、交通運輸等行業。
李超說:“‘兩新’政策下一步安排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將開展加力支持‘兩新’政策效果評估,總結延續好的經驗做法;另一方面,將研究提出未來繼續加大支持力度、擴大支持范圍的政策舉措,待履行相關程序后適時公開發布,持續以‘兩新’政策推動群眾受益、企業獲利、經濟向好?!?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