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樣”產品出口額首次破萬億元,造船市場份額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車產銷量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2023年,工業經濟運行亮點不少。
1月19日,國新辦就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工業經濟總體呈現回升向好態勢,信息通信業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企業效益穩步回升
“2023年,工業經濟在波動中實現穩步恢復,發展的韌性進一步增強。”辛國斌說。
工業生產企穩加快。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重點行業生產整體向好,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8個保持增長。十大重點行業基本盤穩固,平均增速超過5%,高于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的平均增長水平,為工業經濟整體向好提供了堅強支撐。電氣機械器材、汽車等行業生產實現兩位數增長。
多數省份工業經濟穩定恢復。各地高度重視制造業發展,絕大多數省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個工業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生產全部實現同比增長,其中8個省份增速高于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整體增速,江蘇、山東、安徽等省份增速都超過7%。
企業效益穩步回升。截至2023年11月底,規上工業企業虧損面自2023年4月起連續8個月收窄;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連續5個月回升,利潤從去年8月開始連續4個月實現正增長,為企業擴大創新投入和再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工業投資穩中有進。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速自2023年8月以來呈現加快態勢,汽車、電氣機械器材、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投資增速高于10%?!敖裉斓耐度刖褪敲魈斓漠a出,這些投資為下一步持續發展增添了后勁。”辛國斌說。
數實融合全面深化
2023年,信息通信業加快發展。數據顯示,全年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2%,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6.8%,成為賦能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一方面,網絡基礎設施日益完備。目前累計建成5G基站337.7萬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端口達到2302萬個。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占移動網絡終端連接數的比重達到57.5%。5G定制化基站、5G輕量化技術等實現商用部署。
另一方面,數實融合全面深化。目前,5G應用融入71個國民經濟大類,工業互聯網覆蓋全部41個工業大類,“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超過1萬個,全國行政村通5G比例超過80%。根據研究機構測算,預計2023年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86萬億元,比2022年增長29%。
辛國斌介紹,這一年大力推動數字經濟重點產業發展壯大,電信業務收入增長,電子信息制造業筑底企穩,軟件業量效齊升,互聯網行業穩步恢復。
數字基礎設施的完善,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目前,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算力總規模全球第二;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創新能力處于世界第一梯隊,工業機器人、工業軟件等數字產品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鋼鐵、石化、鋰電池等領域系統集成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們將積極應對內外部風險挑戰,進一步鞏固增強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進工業、通信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毙羾笳f。
“新”“強”“優”是關鍵字
這一年,工業經濟運行還有哪些特點?辛國斌提到“新”“強”“優”等幾個關鍵字。
“新”的動能進一步增強。中國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建設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著力壯大優勢產業,“新三樣”產品出口額首次破萬億元。此外,新材料、機器人等一批新興行業快速成長,工業母機、關鍵軟件等領域創新實現新突破,大飛機、高端醫療裝備等攻關成果紛紛投入應用。
“強”的基礎進一步夯實。目前中國建成了62家“燈塔工廠”,占全球總數的40%,培育了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扎實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全年大宗工業固廢利用量將超過22億噸。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電子、軟件等行業發展表現出強勁韌性。
“優”的環境進一步升級。持續為企業減負,2023年前11個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1.8萬億元。著力支持中小企業成長,累計培育10.3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截至2023年11月底,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48.3萬戶,較2022年底增加3.2萬戶,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制造業PMI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自2023年10月以來連續3個月上升,說明制造業企業的發展信心穩定恢復。
辛國斌表示,2024年,工業經濟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但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等優勢,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記者 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