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紅博主“羊毛月”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一則名為“這么難嗎找工作”的視頻,嘲諷00后找不到工作。
口不擇言惹眾怒。視頻中,“羊毛月”用嘲笑的語氣吐槽自己看到一些高學歷的學生求職失敗的經歷,還表示:00后不是要整頓職場嗎?怎么職場都進不去呢?該視頻發出后,許多網友在評論區指責該博主“何不食肉糜”“他自己北大畢業也當網紅,憑什么說別人?”“討厭他很久了,現在居然越來越過分了”。
說出的話,潑出的水。引起爭議后,該視頻被刪除。11月23日,“羊毛月”發視頻致歉。然而,評論區的網友表示并不買賬——“現在我們就來整頓你的職場了”“不誠懇、不原諒”“不好使,00后記仇”。有網友一語中的,“羊毛月”不是知道錯了,而是知道怕了,怕自己當不了網紅,怕接不到32萬元或35萬元每條的視頻廣告,怕以后吃不了網紅這口飯。數據平臺顯示,“羊毛月”11月23日的粉絲數為877.1萬左右,截至11月24日11:46,粉絲數已經減少到808萬左右,掉粉近70萬。
言由心生,口不擇言的背后是價值觀跑偏。有網友翻出“羊毛月”的黑歷史,從貓一杯事件,到王甜心畫作風波,再到稱萬柳書院業主為“少爺”,他其實一直走在“塌房”的路上。有網友稱,他身上散發著“流量至上、變現為王”的味道,“很擅長把優越和刻薄包裝成有趣”。
網紅“塌房”,源于不能共情。從年初的王紅權星、Thurman貓一杯到近期的東北雨姐等“大V”,再到現在的“羊毛月”……今年以來,短視頻達人出現批量“塌房”之勢。這背后的原因五花八門,主要原因是,這些一味追求流量的拜“流”者以及靠蹭流量賺得盆滿缽滿的“食肉糜者”,很難共情普通人甚至是創業之初的自己,所以也就會說出令人不能接受的話。
“食肉糜者”莫欺少年窮。“羊毛月”們視頻的另一端,有一大批年輕人:有正在象牙塔里奮筆疾書的大學生,也有正在四處奔波的求職者,還有正在辛勤勞動的“打工人”。這批年輕人,有的在為美好的未來筑基,有的正爭取一份更好的offer,有的想讓家人吃得飽、穿得暖。現實中,他們的家境、環境、機遇等方面的因素都各不相同,不能因為他們沒有大富大貴而否定所付出的努力。
每一個努力上進的人都不應該被嘲諷。網紅可以現身說法、傳授經驗,但切忌優越感爆棚,更不能把自己的“蹭流變現”作為標尺去衡量其他人,甚至嘲諷普通人。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持內容為王,拒做“流量之奴”,才能不“塌房”,立得住、走得遠。
撰文 郭雪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