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曾青春年少……
作為一個體育條線記者,我從傳統媒體離職后,接收體育新聞的渠道意外變成朋友圈與娛樂八卦號。
每次有娛樂號寫體育事件與人物,我都看得津津有味。倒無關寫得好壞,而是跳脫出專業圈子以后看娛樂新聞,會發現原來普通人是這么看運動員的,特有意思。
昨天在嚴肅八卦看到劉翔新聞時一個恍惚,劉翔與前妻唯一一次公開露面,好像是我離職前最后一次見到他。
松弛 | 忽然回憶起了劉翔……
那就草草寫一寫
從接觸體育新聞行業到成為其中一員,大概也有10年時間(啊……不想承認。
對于上海本地體育記者,劉翔真的是有料就能上封面。雖不如幾位與劉翔家關系親密的記者老師,但每年光是各種比賽訓練采訪,我也得多則見個10來次,少么也有三五次。
隨之而來的是令人發指的采訪難度。車轱轆話根本不用想,張嘴就是一籮筐……聽了20分鐘采訪,及至下筆……要死,寫什么好呢。
劉翔:呵呵
吐槽歸吐槽。
見得多了,即使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也很難不處出一些感情來。
仔細想想,大部分的見面都已經消失在記憶里,但有些久遠以前的印象卻怎么也磨不滅。
至今印象最深的只有兩次。
一次是2009年他北京奧運會手術后第一次公開訓練。那時我還沒有大學畢業,是《申》報實習生,拜托一位《體壇周報》田徑條線的師姐帶我去莘莊基地。
那天我到的特別早,正在找路,看見冬日娜老師坐在室內田徑場門口的小馬扎上涂唇膏——說明我沒找錯地方。
走進去意外發現劉翔已經在里面熱身,只有他一個人,過了一會謝文駿和師父才進來。我不好意思上去搭話,就坐在場邊圍觀。后來他停下來坐到我旁邊喝水換衣服,我想了半天,開口問了個特別蠢的問題。
我說:“辛苦伐?”
他跟我笑了笑,沒說辛苦或不辛苦。后來他脫掉襪子給我看腳后跟上的疤,剛做完手術,肉還是新的,有一元硬幣那么大。
這是我印象里最真實的一次接觸,后來不管再有多少次面對面的問答,基本上都是無聊的打機鋒而已。
圖片制作:《申江服務導報》
另一次印象是2012年鉆石聯賽,劉翔出席了兩場發布會,一場賽前,一場賽后。時隔兩天。
那次他狀態回升拿了亞軍,與梅里特(還是誰?)幾乎并肩沖過終點。
那是他最言之有物的兩場發布會,談笑風生。終于讓人覺得他開始有自主想法,知道自己想往哪里去,知道情緒該如何表達。
且不論方向是否正確。我覺得這真的是只有長年聽劉翔說車轱轆話的我們才能感受到,額,車轱轆話之間細微的區別。
回報社跟領導報題時我都忍不住說,媽呀劉翔長大了!
那時候所有人說起劉翔都志得意滿,認為他必將在倫敦奧運會上一雪前恥。
圖片出處見水印
這么一想,上海記者的確是非常維護上海運動員的,口不出惡言是大家的寫稿準則。劉翔傷病退賽離婚風風雨雨這么多年,現在搜新聞,也很難找到所謂黑料或負面報道。
以至于當年孫楊出事被浙江媒體冷嘲熱諷,浙江人批評當地媒體不如上海媒體對自己的運動員有保護意識。
一則是上海體育局宣傳口管得嚴,二則確實大家這方面意識強,認識的許多體育記者常常會覺得運動員不是明星,個人生活和隱私應該予以保護,很多人都選擇不主動報道因為私人關系得知的消息。
比如劉翔與師父孫海平之間影影綽綽的傳聞,還有當年周蘇紅再婚,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等到湯淼家里接受采訪表示祝福以后才紛紛發稿。(扯遠了……
說回劉翔,被保護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他本人真的也是溫和可愛沒有任何攻擊性。
畢竟被叫了那么多年上海三大媽寶之一。
但媽寶說到底也并沒有什么不好,就是乖巧聽話沒有叛逆期,或者叛逆期來的太晚……劉媽最多挑剔點兒媳婦,至少不會接受采訪后向外國電視臺收錢以及指使兒子穿運動隊贊助品牌競品的衣服呀。
劉翔與媽媽,攝影應該是我在報社的老搭檔江喬勇老師
反正我們又不是他媳婦。
現在看他上綜藝節目,發微博,秀恩愛。真的讓人覺得沒有更好了。
做一個真實愿意撕逼和水軍互懟想進入娛樂圈但綜藝感又不夠強的33歲男青年,難道不好么?
但是還想跪求他和郭京飛一起
去醫美機構
把臉上皮膚搞搞好
寫在后面:
本文和劉翔沒有利益關系。
反正澍心也不搞體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