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源
今年的戛納金棕櫚作品終于能被大陸觀眾看到了。
《阿諾拉》, 13 年來美國的第一尊金棕櫚,導演肖恩·貝克的第 8 部長片,豆瓣 7.0 分,近十年金棕櫚作品中僅高于《鈦》。
《阿諾拉》
雖然得到了本屆評審團的肯定,但《阿諾拉》的口碑在戛納首映期間就很分裂。
口味偏商業的前線觀眾大部分對這部活力四射的類型片很滿意,但著眼藝術角度的觀眾卻有很多對本片褒貶不一,甚至認為是貝克近些年里比較差的作品。
這兩種評論都有些許道理,但對于一屆主競賽影片中有三分之一豆瓣評分不到6.0的戛納電影節來說,《阿諾拉》的最終得獎,也不能算離譜。
《阿諾拉》
為什么不論是新近看了線上版本,還是之前在海外或是專程去香港看了《阿諾拉》的中國觀眾,大部分都對這部電影評價不高?
膚淺、吵鬧、庸俗,是對本片不感冒的觀眾發出的指責中的關鍵詞。顯然,如果你對《阿諾拉》的預設是戛納常常出產的那類藝術片,必然會被它的艷俗色調、電音神曲,以及吵吵嚷嚷的主人公們驚嚇到。這不是部試圖追求高雅品位的電影,它采取的電影手法也很難說是「高級」。
但這就是導演肖恩·貝克一直以來拍攝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從本質上來講,非常美國。
貝克電影聚焦的一直是美國的下層階級,早先他較為關注非法移民群體,近些年他則將目光對準了性工作者社區光譜上的不同色調(《橘色》中的跨性別性工作者、《佛羅里達樂園》的網絡招嫖女、《紅色火箭》的AV男優,和這一次《阿諾拉》中的脫衣舞者/出租女友)。
《阿諾拉》
這個社群不論在經濟運作方式,還是在生活方式與文化方面,都暴露著最赤裸裸的「美國性」:經濟方面的交易屬性自不必說,文化方面的膚淺、直白、粗俗,也與我們對美國的種種刻板印象一一對應。
但與此同時,這個社群也總是擁有蓬勃的生命力。這個特點同樣非常美國,正是它讓貝克的電影永遠充滿活力。
然而貝克的電影也并非僅僅滿足于把這些表層現象擺在觀眾面前。他的電影往往有一顆跳躍的心臟,和一個樂于共情的靈魂,并且在許多時候極其感人。因為他電影的重點不在表面上的那些俗艷、光鮮和吵鬧,而在于呈現所有俗艷、光鮮與吵鬧背后的那片落寞與悲涼。
他的底層主人公們橫沖直撞、熱愛沖突和爭斗,但本質上,他們總是在打一場自己根本打不贏的仗(而他們如果聰明些,從一開始就該明白這一點)。
這使他們在一敗涂地后的處境變得凄涼,但總有一絲在殘酷環境中遺留下來的人情味,讓他們還能堅持活下去。
《阿諾拉》
上述特點可以用來概括貝克那些最好的作品(《橘色》和《佛羅里達樂園》),而它在某種程度上也能概括《阿諾拉》。
《阿諾拉》表面上是一個拜金女緊抱俄羅斯富二代金龜婿不放手的世俗故事,但實際上,它講的還是一個底層體力工作者對于追求更好生活的盲目信念:她抱有如此多的樂觀,對某種只要爭取就有機會成功的美國夢價值觀是如此信仰,以至于她看不出自己正在爭取的這段婚姻關系是有多荒誕。
這是阿諾拉的悲劇,也是貝克用嘈雜的鬧劇劇情和童話般的糖果色畫面書寫的悲劇。
阿諾拉是位脫衣舞女。她在她工作的夜店中認識了就學于美國的俄羅斯寡頭之子伊萬,在經歷了幾段令雙方都心滿意足的交易關系后,伊萬在他們的拉斯維加斯之旅中向阿諾拉求婚,兩人立即就地成婚,隨后回到紐約過「家庭生活」。
但他們的婚姻日常甚至沒能持續過一輪游戲通關的時間。伊萬的父母得知此事后,派來保鏢控制局勢,并立刻坐上前來美國的飛機,監督伊萬與阿諾拉取消婚姻。伊萬立刻臨陣落跑,留下阿諾拉一人在保鏢與伊萬父母之間周旋,徒勞地試圖挽回婚姻。
肖恩·貝克其實并不太關心灰姑娘童話。伊萬和阿諾拉的甜蜜歲月占據了影片近三分之一時長,但這部分在敘述方面的直白和剪輯方面的倉促,完全像是在跑流程,反而是伊萬辦完派對后需要保潔女工收拾的狼藉局面更令人印象深刻。
直到童話破碎,阿諾拉和保鏢一行人踏上尋找伊萬之旅,影片才有了些許標志性的貝克氣場:城市的種種亞文化群體在濃密夜色中重新活過來,人物在試圖完成主線任務的同時又蔓生出種種奇遇。
而最后,夜晚結束白天來臨,燦爛陽光所映襯的,卻是美國夢的荒涼背面:風塵女的公主夢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
大雪中,她的同溫層同階級同病相憐者向她奉獻出理解、愛與溫情,她卻無力接受,因為接受便意味著在叢林秩序中淪為弱者。影片在不斷重復的雨刮聲中落幕,像是一聲聲叩問,帶不來一絲承諾。
《阿諾拉》依然延續著貝克作為當代電影社會學家的表意,和他對底層邊緣人角色的一貫共情。
但它也確實有些明顯的缺點:它的劇情走向有些過于受困于類型,使得角色失去了在其前作中具有的由性格及非職業演員屬性所驅動的蜿蜒路徑。
這部電影有點太像它的同名女主角,熱愛一根筋彪到底,于是故事所應有的層次感和對比感,都沒能渲染到最佳效果。
但即便如此,這仍然是貝克導演生涯的合理產物,也是一直以來都有取悅大眾之心,卻礙于類型、成本和題材限制,長久未能如愿的他的一次得償所愿的成功。
我不確定《阿諾拉》配不配得上金棕櫚,但我確定貝克這位作者拿金棕櫚實至名歸。
肖恩·貝克
如果金棕櫚能成為向觀眾解鎖貝克作品序列的一把鑰匙,也算值得;希望這次名利層面的成功,不會使他丟掉一直以來令他獨樹一幟的地下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