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從汽車細分市場里面選一個風向標,中型車市場是毫無疑問的兵家必爭之地,誰占據了中型車銷量榜首,往往也能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大贏家。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面,以大眾為首的德國品牌,以豐田、本田、日產主導的日系品牌,以及以通用為代表的美系品牌,都是中型車市場的核心玩家。但最近,如今的B級車市場似乎變天了。
前段時間,上汽通用汽車旗下B級轎車別克君越,推出了2025白金款車型,指導價區間為20.99萬~23.99萬元,限時一口價直降5萬元,售價區間來到了15.99萬~18.99萬元,比老款的價格低2萬~5萬元。要知道,別克君越巔峰時期的售價高達30萬,如今入門門檻跌破15萬元,這無疑將進一步激化合資B級車這個細分市場的價格戰。
不過,除了別克君越外,目前市面上一眾熱門合資B級燃油車的價格也是一降再降,整體失守了20萬元的價格線,起售價普遍都降至15萬左右。譬如大眾帕薩特380TSI版本起售價為15.99萬元;大眾邁騰289TSI起售價更是低至15萬內;豐田凱美瑞
2.0L燃油版和2.0L油混版,起售價均在15萬以內;豐田亞洲龍起售價降至14.38萬元;本田雅閣燃油版入門價,更是低至13.48萬。
而降價,確實能直接帶來銷量上的提升。根據乘聯會的數據,在過去的9月份中型轎車里面,帕薩特以2.3萬輛的成績斬獲月度冠軍, 邁騰、凱美瑞分列二三名。而在十月份剛上市的君越2025白金款車型,訂單持續上漲突破5000輛,要知道9月份君越銷量尚不足1000輛。
但降價并非長久之計,曾經是合資品牌天下的B級轎車,如今已經被自主品牌撕開了一道口子。價格是國產品牌的“殺手锏”之一,借著新能源崛起的勢頭,國產品牌猛攻B級車已成大勢所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降維打擊,讓傳統的合資油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新能源浪潮之下,合資品牌在動力總成上優勢不再,如果不能挖掘其他護城河,靠一個“口碑好,保有量大”,只能依賴降價讓“后知后覺”的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但事實上,國產品牌會持續推出價格更低的新能源B級車型,譬如秦L和海豹06,起售價均不到10萬元,最高配置車型售價也不到14萬元,油耗、續航、配置和價格都相當驚人。
隨著這類型車型的普及,B級車市場的價格慢慢就會擁有定價權的新能源車所“錨定”。長期來看,在燃油車市場份額連續四個月跌破50%的國內市場,合資品牌唯一的出路是盡快轉型,補上新能源和智能化這兩個必不可少的“課程”。對此,你怎么看?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