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講述】
勇于深潛,探索海底世界
講述人:中國科學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科學研究部主任 杜夢然
2018年6月,我跟著“探索一號”科考船和“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來到南海的一處冷泉區進行科學考察。這是我第一次跟隨“深海勇士”號下潛,也是我第一次目睹冷泉生物的盛況。很難想象,水深1000多米完全沒有光的深海里,竟然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不僅有婀娜多姿的冷水珊瑚,還有神奇的冷泉綠洲。
截至目前,我先后隨“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深潛30余次。隨著深潛次數越來越多,我逐漸意識到,潛水器只是提供一個進入深海的平臺,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深潛科學家,需要有自己的獨門武器——根據科學需求研制適用于載人潛水器的傳感探測設備,才能更好地發揮出載人潛水器的優勢,進一步實現深海探測和深海開發。
于是,我和小伙伴組建了具備深海光學、深海地質、地球化學、機械與電子專業背景的深??茖W與工程技術交叉團隊,研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海高性能傳感探測裝備,通過“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進行海試應用。我們還把實驗室“搬”到海底,研制了基于高性能傳感探測設備的深海原位實驗室。這一新的科考利器,作為對載人深潛的補充,可以支撐我們在深海海底開展長周期、實時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監測和實驗。目前,我們正計劃為它裝上“大腦”,讓它具備在海底自主監測與自主決策的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共有37條深淵,其中5條超過萬米。每一條深淵都有不同的歷史、地質和生命現象。勇闖每一條海溝無人區,才能在全球深淵地圖上一一填補這些空白,把全球深淵的地質、環境與生命科學問題串聯起來,取得系統性的認識。因此,我們發起了“全球深淵深潛探索計劃”,希望聯合全世界的深??茖W家一起破解深淵地質與生命協同演化之謎。目前,我們已經聯合新西蘭、印尼等國家組織實施了克馬德克海溝、蒂阿曼蒂那海溝等載人深潛聯合航次。
今年,我們又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新的小目標,要挺進極區,那里又將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項目團隊:
光明日報記者陳海波、楊舒、張勝、吳琳、吳春燕、劉艷杰、王曉櫻
光明日報通訊員馮文波
《光明日報》(2024年11月27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