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特約評論員 胡欣紅
“真沒想到,咱們臨平也有這樣的小區,拿出30萬元的小區收益,給全體業主發福利,酸了酸了!”
據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報道,近日,杭州臨平區梧桐藍山小區首次分紅,2106戶業主每家都分到了一袋大米和一桶食用油。大家直呼:業委會這波神操作太給力了!
新年伊始,朋友圈里很多人紛紛曬起了各種美好的祝福,也有人曬年終獎、抗原轉陰……但曬小區分紅的確實鮮有聽聞。這樣的神操作不僅令人直呼給力,更具有啟迪意義。
小區的管理,既難也不難。清官難斷家務事,家長里短的瑣事,當然不容易解決,但只要秉承一顆為業主服務的公心,面對小區的“痛點”“難點”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實招,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據悉,梧桐藍山第二屆業委會,成立才1年時間,就解決了小區好多痛點。小區原先停車不收費,業主很難找到空車位,業委會將停車道閘系統升級并修訂停車管理方案,業主和外來車輛停車實行區別收費,業主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業委會通過公開招標,引進專業的第三方電動汽車充電樁、和電動自行車充電樁企業,緩解業主充電焦慮;通過走訪、溝通、談判、聽證會、法律等途徑,業委會將多年拖欠的小區經營性用房的近百萬元房租,都要了回來,保證了業主們的共同權益……經過業委會一年的努力,小區經營性收入達到了歷年之最,這才有了給全體業主發福利的底氣和資本。
當下,業委會應該是所有小區的“標配”。業委會成立的宗旨是維護業主的權益,充當業主和物業之間的溝通橋梁,提高物業的服務質量,解決物業與業主之間的糾紛。據《民法典》第282條明確規定:物業服務企業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屬于業主共有。換言之,利用小區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等進行經營活動所得收益由業主大會決定使用,業委會應當建立財務管理制度,根據業主大會授權在業主委員會專用賬戶內收支。只要真的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共收益變年終福利,這樣的美好愿景理應不難實現。
令人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小區的業委會并沒有多少“存在感”。業委會不敢站出來,大膽發聲,進行有效監管,公共收益成了一筆糊涂賬,是很多小區的通病。
業委會背后是全體業主,這是業委會行使職權的底氣。這世上許多事,怕就怕認真二字,一個認真有為的業委會,往往會讓小區面貌為之一變,梧桐藍山小區的改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每一個小區的情況都不盡相同,當然不能簡單“抄作業”,但“別人家的業委會”并非不可推廣,希望越來越多的小區都能實現有效治理,讓業主也能享受到“年終獎”的待遇。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