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尋歡
敢于執槍對峙命運,親手書寫屬于自己的未來;敢于只身涉入迷局,追逐幽暗孤星,走向夜盡天明;敢于揮刀劃破心障,亂世紛擾中,尋找內心的答案。
這是《孤星計劃》中,李一民、丁夢華、許天平三位主角團成員,在生死之間的抉擇。
敢于刀劍游走,生死一線,置之死地而后生;敢于攪動風云,行雷霆手段,布天羅地網;敢于浪口弄潮,亂世博名逐利,豈管洪水滔天。
這是《孤星計劃》中,章貴生、白總指揮、許任潮三位“反派”,在亂世之中的私欲。
該片上映后,不論是層層反轉的敘事技巧,還是丁夢華犧牲時的痛感,亦或者全員英勇就義的結尾,都讓上百萬觀眾在影院受到了心靈震撼。
“王源主演的首部電影”“張雪迎像小太陽”“印小天的反派好兇”“沖破暗夜迎接黎明”“電影這個賽道算是讓王源闖進去了”等話題則被觀眾熱議。
在上映十余天后,已經有數百萬觀眾在影院看過了《孤星計劃》,該片票房也達到了9500萬。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預測,在剩余的影院窗口期內,這部由徐展雄執導,王源、張雪迎、梁靖康、李晨、印小天等人領銜主演的《孤星計劃》,總票房將在兩天后超過1億。
在電影大盤基本只有2015年水平的情況下,于12月7日這一冷門檔期上映,還能取得如此成績,已經算是相當不錯。
日前,娛樂獨角獸對徐展雄導演進行了專訪。在對話中,徐展雄揭秘了該片的創作歷程,選擇王源、張雪迎、梁靖康、印小天等演員的原因,拍攝時經歷的種種困難,以及他對該片的看法。
《孤星計劃》緣起
娛樂獨角獸:該片的緣起是什么,您為什么會選擇拍這樣一部青春諜戰片?
徐展雄:這個項目緣起是在2021年。當時我執導的《革命者》和黃建新導演的《1921》都在建黨百年的這一歷史節點上映,屬于是“打擂臺”的關系。后來《1921》的制片人任寧(三次元影業CEO)找到我,說我們已經打過擂臺了,有沒有興趣一起合作一把?共同制作一部電影?然后就有了《孤星計劃》。
娛樂獨角獸:當時劇本是已經成型了嗎?
徐展雄:當時找到我,說是我們來拍一所大學在當年發生的一些故事,這所大學叫上海大學。最初,我對上海并不了解,后來在了解歷史之后,就發現它是有特殊背景的:1922年,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期間成立的第一所大學。
當時有一個說法叫做“南有黃埔,北有上大”,黃埔軍校因為眾多影視作品的原因,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它在為兩黨提供軍事人才。上大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它更多提供文科人才。然后當時的大綱,更偏向于是一部民國青春片。
娛樂獨角獸:青春諜戰片在當下市場其實非常少見,你們為什么會想往這個方向改編?
徐展雄:我們共同覺得,如果它僅僅只是一部民國青春片的話,可能輻射到的觀眾群體會比較狹窄,所以我們決定把它做一個類型化、商業化的處理。
那么上海大學的師生,在國共合作到國共合作分裂這個歷史背景下,是非常適合青春+諜戰的大類型。
娛樂獨角獸:從最初確定創作方向,到成片,劇本有經過什么大的修改嗎?
徐展雄:就像我剛才說的,最初我介入到這個項目時,它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民國青春片,當時學校里已經有三個主要人物,也就是現在的李一民、丁夢華和許天平。
這三個1920年代的年輕人,在歷史長河里面,他們的分分合合,他們的友誼,時而建立,時而“破裂”。以他們的成長作為一個背景講中國的大歷史,其實偏向于是一個青春詩篇的感覺。
在我介入之后,我們就開始往諜戰懸疑片的方向發展,并更加聚焦于很短的時間線。以這三個人為代表的這一代年輕人,是怎么在那個年代成長的?后來我們幾經斟酌,決定聚焦在國共第一次合作開始到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確定這個框架之后,沒有做過太大的修改,而更多是在這個框架之內微調。
娛樂獨角獸:黃建新導演在該片的創作中,對您有什么樣的幫助?
徐展雄:黃建新導演是一個非常好的監制。這個電影一開始寫的時候,黃導就已經參與進來了,也非常支持我們,誰提出一個想法、一個建議,他也都肯定我們,不管做出來如何,反正先去嘗試,總不會錯。
演員需要質感,電影需要真實
娛樂獨角獸:基于歷史的真實人物去創作和虛構的故事,對你來說有什么不同嗎?你覺得哪個創作更困難一點?
徐展雄:我們去創作一部片子時,其實都會去找原型。比方說我們寫作一個其他類型的劇本,我們也會在我們的朋友、各種新聞報道、雜志上去找一些人物,或者找一些人物的特質。
具體到《孤星計劃》里,其實它也融合了當時上海大學里的很多學生的親身經歷,然后我們在此基礎上做的一個構建。
娛樂獨角獸:電影選擇的時間節點離現在也有近百年了,您是如何使其真實落地的?
徐展雄:首先我們是做了很大的考據工作。不論是我們的置景還是美術,大都是根據當時的車、房等老照片,和一些文字報道里的場景,去做一比一還原。人物造型,也是去根據當時遺留下來的老照片,去在衣物、服飾、妝造等方面去做還原。比如“孤星社”就是上大當年真實存在的一個社團。
娛樂獨角獸:為什么會選擇王源當主演?您感覺他在片中表現如何?
徐展雄:這是一部青春諜戰片嘛,肯定需要演員有這個“青春”的特質在。我們在看過演員過去的作品和形象,比如《地久天長》后,覺得他的自身特質和角色貼合,所以決定邀請他來飾演李一民挑大梁。
在片場,王源非常敬業、非常努力,我對他很滿意。因為其實我們這個戲,有不少暴雨天的戲份,還有李一民的受刑戲,拍攝過程非常辛苦,但是王源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從來就沒有抱怨過,一條一條反復的來,對自己的表演的要求也很高。
娛樂獨角獸:張雪迎、梁靖康其實也有這個特質在,尤其是張雪迎,被觀眾說像是“小太陽”,非常青春洋溢的感覺,您怎么看?
徐展雄:我過去看張雪迎的《狗十三》、梁靖康的《風犬少年的天空》啊,都是非常有青春感的,這點演員本人也一樣。而《孤星計劃》恰巧要求他們需要青春、熱血、叛逆。
為了突出這一點,尤其是突出丁夢華的堅守和“引路人”形象,我們在拍攝時打了大量的光,并通過后期濾鏡,特意制作了類似青春片的效果,然后跟后面的諜戰懸疑形成一個對比。
娛樂獨角獸:那您覺得李一民、丁夢華、許天平這三個角色之間更多是一種什么關系?友情、愛情或者說疊加態?
徐展雄:我覺得就我們看的大量關于當時年輕人的報道,以及當時他們的情懷來說,很難定義他們到底是友情還是愛情,因為在那個大的歷史背景下,他們之間的感情相當朦朧,羈絆相當復雜,無法被一個具體的關系給定義。
對于王源飾演的李一民來說,他出場時就是一張白紙。是以一個陌生的視角,一個一無所知的人,一個不具備信仰的人,來進入到這個故事之中,也是領著我們觀眾進入到故事之中的角色。
張雪迎演的丁夢華,她就是一個太陽,類似學校里的學生會主席這么一個角色,是學生運動里的先行者,屬于一個引導性的角色。
對于許天平這個角色來說,他更像是個月亮,本身不發光,但通過太陽反射的光,同樣可以照到大地。但在發光之前,他就像他的名字一樣,一邊是父親的教導,一邊是家國大義,一直在搖擺,在糾結。
娛樂獨角獸:印小天一直以來的熒屏和銀幕形象還是比較正面的,怎么會想到讓他來飾演章貴生這個大反派?
徐展雄:因為我們是一個諜戰片,所以肯定需要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當時的第一標準,就是想要找一個從來沒有演過反派的,而且是經常演正派角色的一個演員來演。
當時是2022年,印小天還從來沒演過反派。是接了這個戲之后,才在《孤舟》等劇里演了反派。
娛樂獨角獸:但從觀影效果看,大家對他的演技還是很滿意的,也沒想到他會演這么一個角色。
徐展雄:對,是的。
娛樂獨角獸:為了突出懸疑感,片中用了很多敘述性詭計,這點是怎么考慮的?
徐展雄:因為我們是一部諜戰片嘛,肯定需要懸疑設置和一定的反轉,然后通過電影化的手段,來讓觀眾在劇情中段和結尾處,產生“原來是這樣”的感受。
盡心盡力做到最好,剩下交給觀眾
娛樂獨角獸:《孤星計劃》的音樂在很多地方都很高昂,為什么會做這樣的設置?
徐展雄:音樂我們請的是郭好為,一個非常年輕的作曲。他之前做的大多都是動畫片,比如《白蛇:緣起》《新神榜:哪吒重生》和《長安三萬里》。之后,他又做了一部相對來說比較小成本的電影《屋頂足球》,也是少年感很強。
找他就是兩個原因。首先是年輕,因為《孤星計劃》它雖然是個諜戰懸疑片,但它整體的底色是具有強烈的年輕氣息,所以找一個年輕的作曲,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另外一方面就是說,他之前的配樂經歷,能夠跟年輕觀眾和年輕的市場達成一定的共識。我們對他在片中所做的音樂呈現,還是非常滿意的。
娛樂獨角獸:以往的諜戰片,大多是前輩犧牲,然后青年繼承前輩遺志繼續奮斗。但《孤星計劃》里,主角團是全部壯烈犧牲的,這點非常少見,您為什么會做這樣的設定?有想過別的結局嗎?
徐展雄:他們三個的身份設定和終章,是一開始就想好的。
一方面是想給到觀眾一個不一樣的感受。因為很難有觀眾會覺得,一個片子里面的女主角,會在故事進行到一半就犧牲了。
另一方面,故事是在丁夢華犧牲之后,才真正進入到一個黑暗的世界里。因為丁夢華這個“太陽”逝去了,黯淡了。也正是因為她的犧牲,李一民和許天平才達成和解,她像之前一樣,承擔了一個精神紐帶的作用。
娛樂獨角獸:也剛好引證了片中的“孤星社”和《孤星計劃》的片名?
徐展雄:對,孤星社是上海大學真實存在過的一個社團。其實就核心意向來說,這個特定歷史背景下學校里的師生,在歷史長河中,是非常短暫的。
但即便如此短暫,它也產生了很多對中國近現代歷史有很深遠影響的師生。所以它就像一顆孤星,從夜空中劃過,璀璨,耀眼,然后黯淡,離去。就王源這個象征性的人物來說,他最后的那個犧牲,對我來說也像是一顆孤星。但他消亡的那一刻,也恰好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娛樂獨角獸:很多觀眾在看完《孤星計劃》后哭了,片中有什么地方,是特別能打動您的嗎?
徐展雄:其實有很多。比方說,我一直都會被他們之間的情感戲所打動,無論我后來看了多少遍,在學校被軍警沖擊的前夜,所有師生氣勢非常低落的時候,丁夢華站在一個椅子上,對大家高喊,或許我們明天就走散了,我們再也見不到了,但我相信信仰會讓我們再次相逢的時候??吹綇堁┯倪@個表演,我很感動。
再比如說,當第二天這個軍警來的時候,他們發現他們根本抵御不住軍警的沖擊。然后我切了一個蒙太奇,去講述三人過去的美好時光和夢想。
這三個人物,都是在歷史中非常渺小的小人物,都像我們此時此刻的普通人一樣,有一些自己小小的理想。他們想要實現這個夢想,但他們的生命、他們的青春卻被大時代的洪流給裹挾了。可你能從中感到到,他們是真正的“心中有火,眼里有光”。
娛樂獨角獸:在抖音上看到很多宣傳花絮是被刪去了,正片里沒有。比如李一民和丁夢華去救報童,還是丁夢華的相機,這都是能輔助敘事的,為什么會刪掉?是出于片長的考慮嗎?
徐展雄:對。一部分是因為片長,我們想要控制一下,不然原版對于一個院線諜戰片來說,太長了。
另一個是從整體的敘事和類型來說,它還是歸類于諜戰片。那在這樣一個東西里面,你勢必需要去控制一下青春的這個部分,所以刪掉了一些當年他們學校時候發生的這種青春的片段。
娛樂獨角獸:我看很多觀眾留言說,希望你能放個三小時的版本出來,想問一下《孤星計劃》最初版本是多少時長?
徐展雄:其實剪過一個兩個多小時的版本,但后來放棄了,原因就是剛才所說的那樣。
娛樂獨角獸:那有沒有什么特別精彩的戲份被拿掉時,是您覺得很可惜的?
徐展雄:這個其實有很多。比方說,我們其實對李一民的結局有過不同的設想,其實當時我們是花了一星期的時間拍了一場非常大的打斗戲,是李一民和章貴生之間的。但因為我們結局的調整,后來這個打斗戲就整體刪掉了。
娛樂獨角獸:從22年拍攝,到現在片子上映,也過去兩年多了,重新回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您有沒有什么遺憾?覺得某些地方、某些鏡頭,現在拍可以更好?
徐展雄:當然會有很多這樣的時刻,但過去了,就是過去了,能夠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到最好,然后奔赴下一段旅程。
娛樂獨角獸:相比于您的前作,2024年也不是什么重要的歷史節點,然后也是一個冷檔期,目前的票房您是否滿意,覺得在自己預期之內?
徐展雄:我覺得我們作為主創來說,作為導演來說,拍一部片子,肯定就是盡心盡力,在我們的能力范圍內,把它做到最好,但每部片子都有它的遺憾之處。
我們做好之后,剩下的部分交給市場、交給觀眾就行了,不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欣然接受。
娛樂獨角獸:您之前是《心理罪》的編劇嘛,從編劇轉型導演,對您來說有什么困難嗎?
徐展雄:首先編劇和導演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工種。因為編劇相對來說,它還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獨立的工種,它需要面對的可能就是導演和演員。但導演工作不一樣,他需要和各種各樣的主創部門不斷進行溝通,通過溝通來實現他自己對這個電影的想象和想要達成的效果。
娛樂獨角獸:那您當導演的時候,有沒有一些時刻會感覺很累?
徐展雄:當然,做導演就是一個非常勞累的工作,因為要不斷和大家溝通,去處理各種各樣的事物,但工作嘛,既然接了,肯定就要盡心做好。
娛樂獨角獸:那您在這個過程中,是比較享受的,比較有激情的那種嗎?
徐展雄:是。如果一個導演在拍片的過程中,他不太享受自己的工作狀態,那他肯定也做不了一個導演。所以很多導演都是既忙又累,但是也享受這樣的過程。
當你自己腦海中想的那個畫面,真實呈現在監視器前的時候,你會覺得非常愉悅。